5月8日,記者在市排水總公司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施工現場看到,近百名工人分布在工程現場的各個部位正緊張施工。儲存5萬噸污水的曝氣生物濾池已經初具規模,正在對基底進行加固。這個被稱為“第二水資源”的源頭建設工程進展順利。
我市地處嚴重缺水的華北地區,平均降雨量為545.6毫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254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0%,在全國669個建制城市中屬于嚴重的資源性缺水城市,合理開發利用再生水資源勢在必行。正在施工中的魯崗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投產后,預計日產中水五萬噸,有望緩解我市目前急度缺水的狀況。
我市地處嚴重缺水的華北地區,平均降雨量為545.6毫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254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0%,在全國669個建制城市中屬于嚴重的資源性缺水城市,合理開發利用再生水資源勢在必行。正在施工中的魯崗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投產后,預計日產中水五萬噸,有望緩解我市目前急度缺水的狀況。
市排水總公司張鍇主任介紹說,我市水資源嚴重短缺,有限的水資源越來越不能滿足迅速增加的用水要求,中水利用備受重視,之前我們公司的1000噸中水示范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正在供應高開區的綠化和一些工業用水。目前正在建設的魯崗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大規模中水利用的第一步。
據了解,該工程分為南北兩區,擬將建設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三級處理系統,以魯崗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出水作為回用水水源,全部進行深度處理。處理后產生的中水主要供保定熱電廠八期擴建工程、英利六九硅業、寶碩化工等單位用作冷卻循環水的補充水,同時兼顧沿途其它工業用戶及城市綠化用水和洗車用水。
■相關鏈接:
“中水”——“第二水資源”
“中水”水質介于自來水(上水)與排入管道內污水(下水)之間,在污水工程方面稱為“再生水”,工廠方面稱為“回用水”,一般以水質作為區分的標志。其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經處理后達到一定的水質標準,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在美國、日本、以色列等國,廁所沖洗、園林和農田灌溉、道路保潔、洗車、城市噴泉、冷卻設備補充用水等,都大量地使用中水。我國是水資源匱乏的國家,人均占有量僅為0.22-0.27萬方,列世界第88位。中水利用對我國的環境保護、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經濟可持續發展能起到重要作用,有城市的“第二水資源”之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