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11月,青海省疾控中心對我省共和、剛察、民和、化隆、湟中、大通6縣1281所學校生活飲用水與環境衛生進行了現狀調查,結果農村學校水質一半不合格,農村學生未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學校廁所環境衛生狀況不容樂觀。
1281所學校中,集中式供水占68.93%,分散式供水占22.25%,無供水設施占8.82%。抽檢地下水水樣50份,不合格率為56%;集中式供水水樣46份,不合格率為50%;分散式供水水樣14份,不合格為50%,水質監測總體合格率為50%。部分水源周圍有污染源,學校飲水防護較差,存在安全隱患。有獨立供水系統的學校,對供水未進行消毒處理的占85.74%。在1281所學校中,使用非衛生廁所的占89.7%,無排污管道的占88.99%,無垃圾收集設施的占66.35%。在隨機抽查的60所學校中,學校廁所的糞便處理上,以土掩埋的占63.33%,農民掏糞為肥的占30%,隨意排放污水的占51.67%,排入河道溝渠的占20.0%。對1872名學生衛生知識問卷調查顯示,便后有時洗手、有時不洗手的占54.86%,從來不洗手的占21.79%,喝生水的占14.48%,生吃瓜果不洗或有時不洗的占32.75%,不經常剪指甲的占20.89%。對1800名學生腸道寄生蟲感染情況調查發現,蛔蟲卵受精感染率為9.28%,蛔蟲卵未受精感染率為11.39%,鉤蟲卵感染率為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