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星消息(信息員 王保國) 安徽省廬江縣地處皖中,境內地形地貌比較復雜,受地下礦藏、降雨時空不均等因素的影響,經調查和評估,到2004年底,全縣農村共有37.3萬人不同程度面臨飲水不安全問題困擾。
在中央和省市的統籌安排下,2005年起廬江縣在全縣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項目。截至今年,中央和省共下達4批31處農村飲水安全項目的投資計劃,總投資達5225萬元,項目工程涉及全縣各鎮。其中,新建水廠12座,管網延伸工程19處。到9月底,已完成新建水廠4座,管網延伸工程7處,完成投資3465萬元,解決了廬江縣6.4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
據悉,為實施好全縣農村飲水項目建設,廬江縣政府與各鎮簽訂了目標責任書,責任到人。建設中采用集中連片、整體推進的方式,適度集中供水。同時加大配套,多方籌資。2007年,縣財政按每人20元的標準,共配套資金80萬元;2008年,配套資金400萬元。
桂元水廠位于樂橋鎮桂元村查老村民組,為2007年農村飲水安全項目,項目總投資198萬元,其中省級以上投資121.5萬元,地方配套77萬元。水廠建設規模為日產500噸,以機井汲取地下水作為水源,經二氧化氯消毒后送至農戶。目前,已打機井2口,鋪設主管道9.5公里,支叉管道15公里,己為11個自然村的500戶開通了供水。記者來到國元村章良圣家中,談起實施農村飲水項目建設,老人對此贊不絕口。他告訴記者,退休后,他帶著老伴回老家住了12年,挑了12年水,如今終于將這挑水的扁擔放下了。說著,老人將記者領出門外,指著安在房頂上的太陽能說:“昨天自來水進了家,今天我就裝上了太陽能熱水器。”
在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建設中,廬江縣始終堅持科學規劃,適度規模,整體推進的原則,在編制年度實施計劃時,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規劃,整合資源、合理布局。在水源水量充沛、水質良好、地方經濟基礎好和群眾積極性高的地區,優先集中連片、整體推進,建設適度的集中供水工程。在建的金牛、石頭、龍橋和羅河水廠,其建設規模都為日供2000~3000噸,供水人口達3萬人,既解決了規劃區內不安全飲水人口,又滿足了集鎮建設和企業發展的需求。據了解,廬江縣計劃到2011年,解決剩余36.32萬人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使農村人口的自來水普及率達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