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珠海市西部地區投入資金5300萬元,完成94個行政村、36960戶抄表到戶工作,改造供水管道763公里。農村水改使西部地區供水水質和水壓得到較大改善,漏損從改造前的50%-70%降低到20%以下,水價達到合理水平,農村居民普遍享受到了城市化的供水服務。
12月12日,記者從珠海市水務局了解到,西部地區農村水改是珠海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民心工程,從2001年啟動到2004年底,共投入資金過億元,實現西部地區121個行政村"村村通自來水",解決了農村居民吃水難問題。2005年,為了在解決吃水難的基礎上保障群眾飲水安全,降低供水水損和水價,減輕農民負擔,提高群眾生活水平,珠海市水務局又確立了進一步深化農村水改,2007年底基本完成西部地區農村供水管網改造和抄表到戶的目標。
對于繳納100元改表費存在困難的村,推廣金灣區的經驗,采取"區、鎮、居民多方籌集、共同負擔"的聯動機制,盡快完成資金籌集工作。
對于少部分通過村民一事一議,自備水源充足穩定的村,同意暫緩駁接自來水,在三年內仍由供水總公司按照先急后緩的原則,逐步完成自來水駁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