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證會后,調價案將進行進一步調整完善。 本組圖片由記者 劉配成 攝
昨日上午,消費者、供水企業、專家學者、其他利益相關方共28位代表坐在一起,就沈陽市自來水價格調整發表各自的看法,會上沒有對聽證方案進行最后確定。
沈陽市物價局表示,將在15個工作日內把調整和完善后的調價方案上報給市政府和省物價局。批復后,將第一時間公示。
這是自2000年以來沈陽首次調整自來水價格,也是按照新《政府制定價格聽證辦法》執行的首次聽證會,設立了旁聽人員。會議開始,沈陽市物價局價格審批辦副主任欒仕和提出了聽證方案:居民自來水價格由1.9元/噸上調至2.4元/噸,其中污水處理費上漲0.1元/噸。調整后的價格仍然低于大連、長春、哈爾濱等同類城市,略高于全省平均價格2.37元/噸。
同時,將原來屬于特業一類的美容美發行業和各種游樂場(含保齡球、高爾夫球、賽車場)調至經營服務類用水范圍內。
關注現場
【焦點一】
階梯水價基點
聽證方案:此次調整水價同時,還將實行居民用水階梯式水價。即每月每戶用水在9噸以內執行基本水價;9-15噸執行1.5倍水價;15噸以上執行2倍水價(加價不含污水處理費)。
觀點一:基點應調高至12噸
消費者代表馬強民(大東區居民)通過對3個社區200戶居民家庭進行調查發現,在今年1-3月份,有50%的家庭用水量超過了9噸。而在去年6-8月份,則有65%的家庭用水量超過9噸。也就是說,除了一般的3口之家,但凡家里有老人的家庭,或者在天氣熱的時候,用水量都會多于9噸,因此建議將基點提高至12噸,否則會加重一些困難家庭的生活負擔。
觀點二:三階應變為多階
專家代表陳殿閣認為,僅以9噸、15噸為標準分為三階次收費并不夠科學,應劃分為多階。如在15噸以上增加15-20噸、20-25噸等階次,并設定不同的收費標準,或直接按戶籍人口計算分類,這樣更加合理公平。
回應:聽證會后,沈陽市物價局副局長周亦兵表示物價局將盡快討論關于將階梯水價基點提高至12噸的問題,并抽查論證,確定合理后將報送省物價局進行審批。
【焦點二】
水價調整幅度
聽證方案:居民用水由1.9元/噸上調至2.4元/噸;行政事業類用水由2.2元/噸上調至3.5元/噸;經營服務類用水由2.9元/噸上調至4元/噸;特業一類用水由7.2元/噸上調至13.5元/噸(包含污水處理費和附加費)。
觀點一:特業一類用水漲幅應縮小
消費者代表王秀華表示,經過此次水價分類調整,特業一類主要就包括浴池和游泳池的經營單位,漲價幅度為88%。對于一些大型的洗浴中心來說,是完全可以承受的,但是對于一些大眾浴池來說,就有點偏高。而消費者常冠英則建議將由政府部門補貼的行政事業用水漲價幅度提高,由方案中的3.5元/噸提高至3.8元/噸。而把與百姓息息相關的特業一類用水漲價幅度降低,由方案中的13.5元/噸降至13.3元/噸。
觀點二:漲價還未到位
專家代表張錦華認為此次自來水漲價幅度不算高,調價方案可以接受,但是仍未到位。漲價后的沈陽自來水價格仍低于大連、長春等城市的平均價格2.92元/噸。
供水企業代表譚明則表示電價已經連續上漲了6次,可是自來水價卻始終沒有上調。作為用電大戶的自來水企業,此次的定價方案并沒有補償企業的供水成本,仍然處于虧損狀態。
回應:沈陽市物價局局長李澤民表示,聽證代表認為應降低特業的水費標準、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和工業用水價格的問題已經進行整理歸納,補充調整和完善調價方案后,將形成可行性方案上報市政府和省物價局。專家代表張錦華認為水價還沒提到位。
調價影響
【擔心一】
浴池票價會上漲
消費者代表王麗認為,特業一類的水價上漲幅度如此之大,將直接導致浴池經營成本上漲,而消化成本的唯一辦法就是提高票價。
對此,經營單位代表某大型洗浴中心負責人趙偉陽表示,水價上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漲價,而是提醒人們注意節水。目前沈陽大型洗浴中心的票價一般在40-50元左右,“按照企業自身的能力來說,消化水價上漲帶來的成本增加并不是很困難。票價是肯定要漲的,但不會漲太多。”
而一些面向社區普通居民的大眾浴池負責人則表示,現在的門票大多為3-5元左右,如果最終特業一類水價定為13.5元/噸,那么浴池票價不僅要大幅上價,還有可能隨著成本的增加而引起洗浴業的新一輪洗牌。
【擔心二】
新舊水費如何銜接
針對目前自來水查表收費不及時、不準確等問題,專家代表張錦華提出,水價上漲后,相關部門是否應盡快擬定新征收細則,執行新標準后,水表怎么查驗、水費收取的起點日期怎么界定、未收取的水費按什么標準計算等具體實施方法。
對此,供水企業代表譚明表示,目前正在進一步做到查驗水表無超期,今后將通過競聘上崗、末位淘汰的制度來管理企業員工。
同時,譚明坦言,在北方實行有嚴格日期要求的階梯水價收費的確有難度。因此,供水企業準備先進行試點。即在水表全部安裝在戶外的小區里選擇一個作為試點,嚴格按照階梯水價在固定日期進行收費,測試是否能作到準確到位。再選擇一個水表全部在戶內的小區安裝智能IC卡式水表,設置階梯收費系統,但是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對于那些既不在戶外又不能安裝IC卡的水表,將考慮實行年度核算方法,即年底統一計算使用量,補差價。這樣還有可能為居民省錢,但到底能否執行還需進一步論證。
至于新舊水費的銜接,譚明請廣大市民放心,在執行新標準前,供水企業一定會將水表查驗定針的。定針前按照舊水價收取,定針后按照新水價收取。
記者 丁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