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永康市某小區管道改造施工現場機械轟鳴,工人們正緊鑼密鼓地進行供水管網鋪設作業,鋪展開該市供水管網“煥新”工程的新圖景。
作為永康市老舊小區改造重點工程之一,這場惠及小區44棟樓、1000余戶居民的供水管網“血管手術”,正以技術革新與居民共治為雙輪驅動,著力破解全域小區基礎設施老化難題。

近日,項目施工現場。 (毛堃 供圖)
上述工程施工小區建成于2010年,供水管道長期受腐蝕、沉降影響,近年來,年均管道漏水事故多次發生,一定程度上影響居民日常生活。
2024年,通過“線上+線下”意見征集平臺,上述小區所在社區收到居民改造建議,其中主要聚焦供水管網改造。
為此,上述項目團隊采用管道探測技術,精準定位多處滲漏點,并創新應用非開挖修復工藝,避免大規模路面開挖對居民生活的干擾,徹底解決供水管網“跑冒滴漏”問題。
與此同時,為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影響,社區組建由黨員、物業、居民代表構成的“睦鄰協調組”,建立“日調度、周通報”機制,確保施工方每日當天18:00至第二日8:00期間暫停機械施工,實現民心工程與民眾生活的“雙向奔赴”。
“本次改造不僅注重硬件換新,更著力構建可持續管理機制。”上述項目負責人表示,小區管網改造還將通過壓力傳感器、流量計等傳感裝置,整合實時數據,實現從“應急維修”到“預測性維護”的有效轉變和長效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