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上,雙方圍繞產業升級、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共同謀劃泵閥與金屬材料領域的協同發展新路徑。
會議伊始,王允副站長從對外學術交流、培訓活動、公益課堂等多個方面介紹學會工作。他重點介紹學會聯合江蘇大學等國家級資源通過展開培訓賦能溫州企業的工作。
會上,陳希章教授重點介紹了學會和中國熱協溫州服務站在推動行業技術革新方面的規劃。他提出,將大力推進金屬材料3D打印技術在行業內的應用,希望能夠聯合企業共建“3D打印示范中心”,焦金屬材料增材制造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并推動AI技術在材料設計、性能預測等領域的深度應用。陳教授強調,3D打印技術可助力解決高端閥門部件制造難題,而AI技術則有望通過分析材料成分與工藝參數,突破超低溫閥門等產品的技術瓶頸,推動行業向智能化、高端化轉型。
溫州市泵閥工業協會秘書長李丕歌分享了協會年度重點工作,包括第四屆中國(溫州)國際泵閥展覽會、閥門標準日等活動。他強調,當前泵閥行業亟需強化與科研院校的合作,尤其在材料科學領域需突破傳統工藝限制,探索新材料應用。希望聯合溫州市金屬材料學會、中國熱協溫州服務站共同完善行業標準體系,推動團體標準升級,并通過共建“行業共享專家庫”整合跨領域技術資源,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
溫州市泵閥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張曉忠結合企業實踐,指出標準化與材料創新的重要性。他提到,其所在企業長期深耕石油化工領域閥門研發,與中石化、中海油等保持緊密合作。當前行業需突破傳統材料限制,尤其在超低溫閥門等高端領域,需探索稀土元素添加與工藝優化,并期待與我會合作推動AI技術與材料科學的深度融合。
溫州市泵閥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朱煒健分享了企業在防腐蝕閥門領域的創新成果,包括襯氟旋塞閥的國產化突破及半導體用金屬漆閥門的研發進展。他表示,未來將深化與我會合作,推動3D打印、AI材料設計等前沿技術在閥門制造中的應用,助力行業向高附加值領域升級。
市經信局產業處副處長劉焜從政策支持角度提出建議,表示將全力支持“3D打印示范中心”建設,推動激光選區熔化等先進技術在泵閥領域的成果轉化,并期待通過多方協作打造綠色低碳、高效智能的行業發展新生態。
在此次座談會上,雙方經深入交流與探討,達成了一系列具有深遠意義的共識。其中,共建“行業共享專家庫” 成為一大亮點。該專家庫將廣泛整合金屬材料、鑄造、熱處理等多個關鍵領域的專家資源,旨在為企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助力其攻克各類技術難題。
雙方均明確表示,未來將堅定不移地持續深化兩會合作。通過不斷強化技術創新這一核心驅動力,加速推動產業升級進程。同時,共同致力于打造一個綠色低碳、高效智能的行業發展全新生態,為溫州制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助力溫州制造業在新時代的浪潮中邁向更高臺階,提升整體競爭力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