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8日,在中國水協2025年會綜合大會上,中國水協會長章林偉帶來了題為“順應改革,推動城鎮水務高質量發展”的主旨報告,回顧了中國水協2024年的歷程,同時對未來水務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下是報告的具體內容:
一、錨定改革方向:頂層設計引領行業破局
章林偉指出,水務行業正從“規模擴張”向“提質增效”轉型。2024年,中國水協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抓手,牽頭編制的《城鎮水務系統碳核算與減排路徑技術指南》獲國際認可,團體標準數量突破10項,并助力“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體系”斬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依托《城鎮水務行業設備更新推薦目錄》等技術指南,行業加速淘汰落后產能,推動15萬公里老舊管網改造,為城市更新行動奠定基礎。2025年,協會將進一步推廣非開挖修復技術,以“地埋式+智慧化”模式破解城市地下空間難題,實現“微創手術”式更新,推動行業向集約高效轉型。
二、雙輪驅動升級:標準賦能與數字轉型并進
標準化與數字化是水務高質量發展的兩大支柱。2024年,中國水協構建了覆蓋“源-網-廠-河”全鏈條的智慧水務標準體系,發布《城鎮智慧水務技術指南》,推動北控水務等龍頭企業打造“地埋式再生水廠”等標桿項目,用地效率達0.1493平方米/立方米,智能化管控水平全球領先。2025年,協會將深化“AI+水務”融合,依托數字孿生、物聯網等技術,構建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網絡,實現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防控”的跨越。
三、聚焦民生需求:價格改革與市場機制協同
水務費價機制改革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環。2024年,中國水協聯合國家發改委完成《供水價格政策實施情況評估》,提出階梯水價優化方案,并在江蘇、北京等地試點污水服務性收費機制。2025年,協會將積極響應中央“兩新兩重”部署,推動超長期國債支持老舊管網改造,同步探索“城鎮水務大市場”機制,打破行業壁壘,激發市場活力,構建“政府監管+企業自律+公眾參與”的多元共治格局。
四、夯實行業根基:人才培育與國際合作并舉
人才與開放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2024年,中國水協通過“水業青年論壇”“職業技能大賽”等活動,培養新生代領軍人才超300人,并深化與德國、日本等國的技術合作。2025年,協會將啟動“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建設職業培訓中心,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同時,借力“一帶一路”倡議,輸出中國智慧水務方案,打造全球水務合作新范式。

從技術革新到機制突破,從國內實踐到國際協同,中國水協正以改革之筆書寫城鎮水務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答卷。章林偉會長強調:“唯有順應大勢、擁抱變革,方能以水為媒,繪就人水和諧的生態畫卷。”面向2035,中國水務人將以更堅定的步伐,邁向綠色低碳、智慧高效的新未來,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水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