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灣、鹿回頭等區域的酒店與小區多使用自來水進行綠化澆灌,不僅使用水成本居高不下,也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同時,沖會河生態基流不足,上游在旱季河床裸露情況加劇,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突出,對城市生態系統的穩定與健康構成了威脅。
此次在三亞灣路、海灣路、鹿回頭路、南邊海路等道路實施節水能力提升工程,將重點解決上述存在問題。該工程建設內容包括新建再生水管道及中水管、現狀供水管修復等,建成后將聯通三亞新城水質凈化廠、鹿回頭污水廠,推動再生水利用,使達到水質標準和要求的再生水注入河道成為地表徑流,每天可補水1.45萬立方米,增加沖會河生態徑流,提升水體流動性,使水質得到改善。
項目初期,三亞環農集團組織專業人員對三亞灣、鹿回頭片區及鳳凰機場等地進行踏勘,精準把握再生水用戶的實際需求,力求在工程建設中優化管網布局,擴大再生水覆蓋范圍,使水資源得到循環發展,有效利用。“我們將對污水處理后的水質及河道補水水質做科學分析與嚴格監控,確保再生水在用于生態補水時符合相關水質標準。”三亞環農集團環通公司項目負責人畢道金介紹,通過增加河道的生態流量,可有效改善水質,提升水生生物多樣性,增強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
目前,三亞市天涯區節水能力提升工程(一期)優先開展桶西路(整段)——機場路段新建中水管道施工,長約1450米。整個項目預計2025年12月完工,屆時將有效提高節水效率和生態補水量,加快推動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綠色發展優勢,為三亞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積極貢獻。(三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