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水資源匱乏,人均占有淡水資源僅占全國1/6,但同時也擁有全國最長的海岸線。與會專家提出,以“海水淡化,東水西調”應對水資源短缺。
????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國家海洋局杭州水處理中心工作的高從堦介紹,目前“海水淡化”技術前景看好,同海洋化工形成一條產業鏈,海水利用率大大提高。
????“去年4月,國家出臺了海水利用產業規劃。目前,正準備啟動10萬噸級海水淡化成套技術及工程示范重點專項,山東省應把海水淡化作為應對水資源短缺的一項重要舉措。”中國海洋大學王海增教授建議。
????中國海洋大學劉洪濱教授對此頗有同感。他認為,目前海水淡化技術已經成熟,而且造價也日趨接近陸地淡水價格,這為海水淡化產業化提供了契機。作為公益事業,海水淡化需要政策扶持,他建議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優先將淡化海水納入城市自來水管網。
????港口建設,不應盲目求大
????港口在海洋經濟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中國海洋大學史宏達教授認為,港口資源屬于不可再生海洋資源,更應從長遠角度規劃開發。
????現在許多沿海城市競相實施“以港興市”戰略,但并非所有城市都適合,就山東省而言,南部海岸港口的自然條件優于北部。史宏達教授說:“有句行話叫做‘深水深用,淺水淺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港口建設要有長遠規劃,而不應該盲目求大。”
????針對目前國內大港普遍超負荷運轉現狀,史宏達認為,確定港口吞吐量,應該首先考慮港口的適應度(港口通過能力與完成吞吐量之比)。國外這一比例一般是1.1:1,而我國為0.7:1,這說明我國大部分的港口都在超負荷運轉。 ????專家一致認為,山東省應積極建設臨港重化工業基地和臨港物流基地,充分發揮青島港龍頭作用,做大做強兩翼,即南部的日照港和北部的東營、濱州和濰坊港。省交通廳港航局總工方修泮同時建議,港口發展要學會利用大企業優勢,在這方面,日照港的發展之路值得借鑒。
????造船,不能忽視環境污染
????造船引發的環境污染不容忽視。史宏達教授指出,世界第一大造船大國韓國在造船業環保方面的投入,約占造船總投入的1/3,這是我們所不能比擬的。
????國家海洋局一所研究員吳碧君認為,船廠需要較長的海岸線,大規模的填海將導致海岸資源使用過度,同時修造船帶來的污染對沿海生態環境影響很大。他建議,發展造船業要優化布局,防止小、散、亂,造成海岸線資源浪費;合資船廠要發展總裝造船,不搞船體分段組裝件,防止侵占海岸線資源,擴大污染。
????史宏達同時建議,應把海上油氣平臺的研究開發,作為今后山東省造船業的一個重要內容。
????科技興海,產業結構要優化
????去年,山東省海洋經濟產值占GDP比重為6.3%,高于全國平均4%的水平。但這并不意味著山東省是海洋經濟強省。
????山東省海洋產業主要是海洋水產業、海洋交通運輸業,分別占海洋產業總產值的51%、18%,產業結構有待升級。國家海洋戰略研究所所長高之國因此提出發展“海洋科技強市”戰略,并且認為青島在全國擁有最佳條件——是深海開發國家基地,同時山東經濟實力雄厚、人才濟濟,這些因素使山東海洋經濟發展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為科技興海奠定了基礎。
????中科院海洋所楊紅生研究員提出,山東省應大力發展海洋藥物、深海油氣與礦產資源開采、海洋生物新產品等一批海洋高新技術,培養一批海洋新興產業的龍頭企業,以此拉動海洋經濟發展。 ????此外,天然氣水合物、海洋風能等新能源產業化也被專家提上議程。吳碧君認為,海洋風力發電最具潛力,像山東半島成山頭的風力很大,應充分利用,早日實現產業化。
????全國海洋漁業看山東,但山東省海洋漁業產業結構不盡合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所副所長李健提出,可以通過促進養殖方式轉變、升級加工產業等推動海洋漁業產業結構升級,建設現代海洋漁業經濟區,實現產業規模化。他說,在廣東,觀賞漁業一年收入上千萬元,山東也可以半島為中心,發展“休閑漁業”。
????史宏達指出,對海洋可再生資源、不可再生資源應采取不同措施加以保護利用,抓緊制定全省海洋事業發展規劃及海岸線開發保護規劃,研究有針對性的保護性措施。
????目前,全球海洋漁業開發普遍過度,山東也不例外。劉洪濱教授認為,不能僅從海洋產值來看“海洋三農建設”,應適度開發,建設“良性循環海洋開發系統”,創造“有生命力的海洋國土”。在海洋經濟發展方面,韓國制定了21世紀開發戰略,山東省與韓國相鄰,海域情況基本相似,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加以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