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水利設施的建設,農村供水工程進一步完善,不僅守護了農村飲水安全,也直接促進了糧食增產增收。”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9月底,隴西縣謀劃推動重點水利項目11類16項,已完成投資32523.95萬元,占全年投資計劃的83%。其中,為民辦實事農村供水工程共埋設各類管線126.66公里,新建閘閥井288座。
隴西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境內梁峁溝壑縱橫,山多川少,旱多雨少,屬重度缺水地區。“一碗油換不了一碗水”曾是隴西百姓用水困難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隴西縣匯聚人力物力,克服自然條件復雜、人口居住分散等困難,大力發展完善農村水利設施,通過修建集中供水點、安裝凈水設備、減免入戶費用等方式,解決飲水難題。對于居住相對集中、具備自來水入戶條件的村組,通過管網延伸接通自來水;對運行年限長、混凝土管老化嚴重、承壓能力低、故障頻發的工程,則通過老舊管網改造,改善供水條件。
截至今年9月底,隴西縣自來水入戶率達到96.4%,供水保障率達到95%以上,農村飲水安全實現100%,水費計收率達到100%……黃土高原上的人民多年來為水而戰、不懈努力,終于實現了從“吃水難”到“有水吃”再到“吃好水”的轉變。
除了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外,隴西縣還通過水利設施促進農業的增產增收。隴西縣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隴西縣渭北電灌萬畝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一期)完成前池和泵房主體工程,實現了2000立方米蓄水池基礎處理,同時“引洮工程”一期城鎮供水首陽水廠調蓄池工程已完成100立方米蓄水池1座、泵站1座、管線埋設3983.41米。
水穩定,產業興。以引洮水為基礎,沿線農戶紛紛開始發展庭院經濟、畜禽養殖、設施農業。隴西縣權家灣鎮焦家灣村在供水穩定后,先后建成食用菌大棚60座、馬鈴薯良種繁育示范基地500畝,種植產業得以有力開展。
如今,一處處水廠、一座座水池、一條條管道,連接起隴中旱塬的千家萬戶,讓甘甜的清泉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照進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