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長壽著力構建五大體系 譜寫現代水網新篇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9-26  瀏覽次數:151


擁有“一江兩湖三河十三溪”的長壽,因水而興、得水而美、緣水而盛。今年7月,長壽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縣級水網先導區,標志著長壽水網建設取得又一重要進展。

治水興水,利在千秋。近年來,長壽堅持把現代水網建設擺在突出重要位置,著力構建“水資源配置、防洪減災、城鄉供水、水生態保護治理、數字水利”五大體系,規劃建設“一江三河、兩湖百庫、多元互濟、余水外調”的全域現代化水網新格局。

“我們規劃實施項目106個,總投資276.8億元,加快完善防洪、供水、灌溉、幸福河湖、智慧管控等五張網絡,全力助推‘百湖之區,生命之城’建設。”長壽區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說,預計2027年當地水網主骨架將基本形成。

優化資源配置

水系連通項目加速推進

去年1月,龍溪河-桃花溪水系連通工程順利通過完工驗收,正式投入運行。該工程總投資約3.1億元,通過興建引水建筑物將龍溪河河水引入桃花溪,引水線路全線長8061.91米,惠及桃花溪沿線42萬城鄉居民。

龍溪河-桃花溪水系連通工程是長壽著力構建均衡立體水資源配置體系的一個縮影。當前,長壽充分發揮境內長江、龍溪河、大洪河等河流水量充足穩定的優勢,推進引調水工程建設,加快建成骨干網絡和兩張子網,統籌本地水和過境水一體化配置,健全現代水網體系。

加快建成水資源配置骨干網絡。通過西山干渠“長藤結瓜”連通12座中小型水庫,加強水庫間互聯互補,形成明月山供水軸;重點推進小石門長江水源工程建設,推進大洪河水庫引調水工程、小石門長江水源延伸至墊江工程前期。未來,將實現長江、龍溪河、桃花溪、明月山供水軸為水源的“多元互濟、余水外調”水資源配置骨干網絡。

加快建成“三源聯動”的工業子網。以“長江”和“龍門橋中型水庫”為雙水源,明月山供水軸應急補充,構建區域水資源配置網絡,滿足工業用水需求。

加快建成“多點支撐”的淺丘特色農村灌溉子網。以獅子灘、范家橋、三條溝等大中小型水庫為水源,在長壽的東西兩翼分別建成中型灌區支撐,構建多源共濟的組團式、區域性農村灌溉供水配置網絡。

隨著一個個水網工程密集建設,長壽將以區域內大中型水庫和小石門長江水源工程為核心,以天然河道和人工引水工程為路徑,以局部小微型工程為補充,構建互聯互通、互濟互補的區域型水資源配置格局,維系全區水網暢通。

筑牢安全屏障

水增強區域防災減災能力

夏季氣候多變,長壽區水利局在“7·11”暴雨洪災來臨前,及時發布打漁溪洪水預警,第一時間叫應云臺鎮、海棠鎮,緊急轉移受災人群556人,切實保障了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長壽面臨過境洪水、本地洪水及山地洪水威脅,域內‘三山兩壩’的地形特點鮮明,對構建安全韌性的區域防災減災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長壽區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說。

為了筑牢防洪安全屏障,長壽持續推進河道行洪空間治理,基本形成控制性樞紐、安全堤防等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防洪減災體系,全區建成2座大型水庫、防洪庫容2.81億立方米,建成5級及以上堤防80公里。

今年3—4月,長壽區水利局組建6個檢查組,由局領導分別帶隊對19個街鎮病險水庫、山洪災害危險區、小水電站、防洪重點區域等開展檢查。同時,每月邀請市級安全專家2名定期開展安全檢查技術服務,落實重點防御區域隱患排查整改。截至目前,全區實施山洪溝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完成投資5000萬元,全區26座病險水庫銷號。

長壽還加大區域性季節性蓄水、儲水力度,投資3000萬元建成13個應急抗旱項目,筑起一道防汛抗旱的“銅墻鐵壁”。

供水提檔升級

推進城鄉供水融合發展

走進位于明桃一路的小石門長江水源工程明桃水廠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忙碌作業。目前,明桃水廠完成整體工程量的59%,預計將于今年完工。

據介紹,該工程總投資20.42億元,從長江長壽段小石門附近取水,經泵站提水至涼風埡高位水池,自流至豐勝水庫調蓄,再經自流至明桃水廠進行處理后,輸水至城區使用。工程建成后,將提升長壽城區45萬居民飲水保障水平。

近年來,為徹底補齊城鄉居民供水短板,長壽加速構建以明桃水廠為主,5座片區水廠為輔,7個標準化供水站補充的城鄉供水一體化網絡,城鄉供水一體化率達到99.5%。

農村供水是保民生、得民心、穩增長的惠民工程,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長壽加快推動三條溝、高新、蘇家坪三片區農村飲水安全及環境綜合提升工程開工建設,將有效提升三片區自來水普及率和水質達標率,實現供水基礎設施全面更新升級。同時,將對三片區分散運行的水廠進行聯通改造,著力構建互濟互調的城鄉供水體系,不斷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今年3月,《長壽區城鄉供水一體化實施方案》通過重慶市水利局審核。規劃實施18項工程,規劃總投資約40億元,計劃到2035年,逐步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同標準、同水質、同管理、同服務”目標。

打造幸福河湖

守護好一江碧水向東流

9月3日,長壽區桃花溪通過水利部幸福河湖建設成效評估,成功創建全國幸福河湖。

桃花溪是長江三峽庫區重慶段的一級支流,全流域都在長壽境內,承載了全區近一半總人口的生活用水和32.6萬畝的土地農用水,是當地名副其實的“母親河”。

為了將桃花溪打造成幸福河湖,長壽深入推進河長工作,持續開展河道岸坡綜合整治、水閘水利設施維修等,實現防洪達標率達100%;在沿河補種固坡護岸植被8.4萬平方米,補植50余種水生植物,沿岸布局健身公園、兒童主題游樂園等若干主題和節點景觀;打造紫薇花海農旅融合項目、納溪河生態廊道體系等親水項目,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建成桃花溪幸福河湖展覽館,引導群眾共同守護“母親河”水生態環境。

今年上半年,全區各級河長巡河15035次,巡河完成率109.66%,累計上報并解決問題103個,問題整治率100%。

長壽還持續推進消落區生態治理,強化岸線保護,推動河湖管理提檔升級。去年,長江長壽段水體水質穩定在Ⅲ類以上,桃花溪、御臨河等主要河流平均水質達到Ⅲ類及以上。

推進數字賦能

構建數字孿生水網體系

“長壽多山,以前一下大雨暴雨就提心吊膽,不知水位雨量想監管又有心無力,分身乏術。現在有了數字系統,可全天候實時精準掌控全區情況,隨時隨地掌控險情,及時應對。”長壽區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通過100座小型水庫雨水情監測設施和大壩安全監測設施建設,上線長壽區小型水庫雨水情測報及大壩安全監測平臺,讓雨水情監測預警、防汛指揮調度更精準精確。

近年來,長壽區水利局對標數字重慶建設要求,開啟“科技驅動,智慧治水”模式,加快構建要素完備的數字孿生水網體系。其中,長壽水利深度結合水利職能職責,確定6項核心業務,并運用V模型拆解得到52項一級業務、151項二級業務、1187項業務事項及對應數據集,將前端感知設備納入IRS編目內容,累計編目感知設備628條,編目數據資源4類、歸集數據1萬余條。

目前,全區已建立覆蓋大江大河、主要支流、中小河流、水庫、重點水利工程、重要監測區域等全方位多要素的水文水情監測網絡,為進一步完善“智慧管控”一張網打下了堅實基礎。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