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重慶水網,對高標準保障城市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意義重大。目前,我市正以《重慶市水網建設規劃》為指引,加快推進水網骨干工程建設,加快構建現代水網布局。
位于綦江境內的藻渡水庫是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之一,也是重慶市水網建設的骨干工程之一。在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進行大壩填筑碾壓試驗,為后續大壩填筑施工做準備。
藻渡水庫EPC總承包項目副經理兼副總工董偉介紹,碾壓試驗是為了確定大壩填筑時的鋪料厚度,碾壓設備、碾壓變數、碾壓設備的行走速度、灑水量等施工關鍵參數,從而確保大壩順利填筑。
據了解,藻渡水庫總投資101.23億元,總庫容2.01億立方米,以防洪、供水、灌溉功能為主,兼有水系連通、環境保護及發電等綜合利用功能,是渝南水網的重要節點工程。
重慶市藻渡水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紅透露,工程建成后,將極大提升重慶、貴州兩地部分地區的防洪能力,并且每年將為渝南區域300多萬人提供生活和生產用水,新增灌溉面積17萬畝。
除了提速推進骨干工程,我市還開展了長江干流防洪工程和21個區縣防洪達標工程建設,以及水生態治理和數字孿生水網建設。今年上半年,全市水網建設落實中央資金超210億元、創歷史新高,完成水利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5.2%、居全國前列。“一干多支、一核多點、三塔五引、多源互濟”現代水網布局加快構建。
市水利局規劃計劃處處長殷平順說,“發揮長江干流及重要支流的行洪、供水、生態等功能,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本地水、過境水等多種水源,提高供水安全保障水平。”
市水利局副局長盧峰表示,將一體推進保供水、抓節水、防洪水、治污水等工作,到2027年,力爭渝西水網主骨架率先建成。到2035年,現代化重慶水網基本建成,水安全保障能力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