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引黃入城”!品質暖城啃下缺水“硬骨頭”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8-09  來源:東勝發布  瀏覽次數:1656

炎炎仲夏,來自黃河幾字彎河道的滾滾黃河水正從平原“逆流而上”,涌入常年缺水的鄂爾多斯市東勝區。讓平原水往高原流,不可謂不是“奇跡”。而讓這一“奇跡”發生的原因是鄂爾多斯市中心城區引黃供水工程的正式完工通水。

近年來,鄂爾多斯市委、市政府全面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大力實施溫暖工程,突出抓好“四個保障”行動。在今年年初,鄂爾多斯市和東勝區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明確指出將中心城區引黃供水工程作為提升城市品質的核心工程。

在短短的八個月里,在市區兩級多部門的通力合作下,中心城區引黃供水工程正式建成,源源不斷的黃河水“逆流”而上高原城,紓解東勝區等中心城區用水之困,讓鄂爾多斯中心城區的水利“家底”變得更殷實,讓欣欣向榮的城市經濟發展更添活力,讓溫暖世界的品質暖城再添“溫度”。


 


暖城多措解“民渴” 讓城市更溫暖更宜居

發展受限 勢要啃下缺水“硬骨頭”

鄂爾多斯,“深居”大陸內部,溫帶大陸性氣候決定了這里整體降水偏少。而作為鄂爾多斯市的中心城區,東勝立于高原之上。地勢高、降水量少、蒸發量大、存不住水,使得這座城缺少合適有效的水源。


水缸,是曾經東勝家家戶戶必備的存在

早在鄂爾多斯市還是伊克昭盟時,東勝人吃水靠打井,后來雖然有了自來水,但并沒有入戶,需要市民到集中供水點打水,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大水缸。

到了80年代,自來水正式走入每個東勝人的家門,但還是限時供水。直到1996年10月,這里才結束了分片供水,全城實現24小時供水。但每到夏季,停水和分時段供水還是“常態”。

沒本地水源,尋水找水成為東勝的唯一“出路”。

目前,東勝城區生活用水共有5處水源地,集中分布在離東勝城區較遠的達旗和烏審旗境內。然而,這種依靠周邊旗縣輸水的模式并不穩定。一旦周邊旗縣出現干旱,水源補給不足,城市供水出現短板,市民用水成了“大難題”。

“我們在東勝已經幾十年了,真的是一直都缺水,現在和老伴住高層,沒有水生活真的非常不便。”家住東勝區伊泰仁和新城小區的王鳳蘭老人邊回憶邊無奈地說。


排隊在送水車處打水,成為了東勝一代人的記憶

不止于此,在東勝,缺水從不方便居民生活已經進一步輻射到制約城市經濟發展。

此前,東勝已批復的日最大產水量是11.8萬噸,全年日均用水量約9萬噸,春夏高峰期日均用水量達11.6萬噸,光是生活用水就已處于十分緊繃的狀態,可供城市經濟個體使用的水源更是有限。

這對于一個GDP剛突破千億的縣城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不難看出,無論從民生還是從城市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啃下缺水這塊“硬骨頭”,對于鄂爾多斯市和東勝來說,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攔沙換水 讓黃河水往高處“流”

黃河幾字彎位于黃河的中段,這里是粗泥沙集中來源區,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問題十分突出。鄂爾多斯就依偎在這里。
 

復雜的水文條件,讓鄂爾多斯的水土保持工作變得愈發困難,但滾滾黃河水也讓缺水的城市看到了一絲希望。

2008年,鄂爾多斯市與黃河水利委員會座談時提出了水土保持“水沙置換”(現稱“攔沙換水”)的創新構想。

在這一構想中,由政府引導、企業投資,通過在“十大孔兌”實施包括攔沙壩工程,攔洪滯沙在內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設,進一步減少入黃泥沙,從而置換出部分黃河輸沙用水量,換取黃河用水指標,以增強鄂爾多斯市生產生活用水供水能力,為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和提高市民生活品質提供水資源保障。


2023年冬將至,鄂爾多斯中心城區引黃供水工程火熱開工

作為鄂爾多斯“攔沙換水”工程之一,鄂爾多斯中心城區引黃供水工程成為解決中心城區東勝近60萬城市居民用水歷史難題的最優解。

據悉,鄂爾多斯市中心城區引黃供水工程位于達拉特旗王愛召鎮,該項目共獲批取水指標1600萬立方米,所取用的黃河水經凈水廠常規處理工藝凈化、消毒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后,通過新建38.6公里輸水管線與東勝區現有引黃管線連接,將一汪黃河水“逆流而上”送到中心城區。但看似簡單的民生工程背后,有著水源地達旗與東勝在海拔上差距近500米,如何將平原水引到高原上、如何在攔沙引水的同時保證水質等諸多需要市區兩級政府解決的難題。

為此,市區兩級政府曾召開專題研討會,就工程方案的可行性和實際進展進行實時調度。其中作為該工程的核心推進者之一,東勝區委、政府多次就工程整體設計、調度、進展等工程全環節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實時跟進和調度,以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四級加壓,暖城讓“水往高處流”成為現實

“在市區兩級政府的支持下,在東勝與達旗之間修建了加壓泵站,經過四次加壓,最終實現讓黃河水‘逆流而上’。”鄂爾多斯市水投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馬軍介紹說。

2023年11月,鄂爾多斯中心城區引黃供水工程開工;2024年7月,在經過18天的試運行后,鄂爾多斯中心城區引黃供水工程正式通水。


▲清澈的黃河水經由鐵西供水站送往東勝各處,解民生之“渴”

憑借此工程,中心城區東勝的日最大供水量從之前的11.6萬噸提升至16.8萬噸,遠高于最高峰日用水量,而到12月東勝的新增水量將達到10萬噸,日最大供水量將達到21.8萬噸。困擾城市居民和城市發展的用水難這塊“硬骨頭”,通過市區兩級多部門的努力,終于被啃了下來。

“自從進入今年6月以后,我們小區再沒停過水,以后再也不用存水了,可是太好了。”王鳳蘭老人邊洗菜邊笑著說。

管網升級 暖城升溫品質升級

提升城市水“家底”,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光靠“開源增流”是不夠的,還需要對城市供水系統及管網進行科學升級。

今年,鄂爾多斯市深入實施“溫暖工程”,突出抓好“四個保障”行動,加快推動城鎮供水老舊管網及存在安全隱患的二次供水設施更新改造,確保將城鎮供水管網漏損率降至9%以下,進一步提升水量水質,確保家家戶戶喝上安心水干凈水。


老舊小區管網全面換新

走進東勝宏源西村小區可以看到,工人們正頂著烈日開挖管溝、安裝管道、平整地面,這個始建于2002年的老舊小區,在今年實現了全面升級。

“我們小區的供水污水管網是民用商用混用的,管網老舊得很厲害,基本是三天一小修,五天一大修,現在政府補貼80%,給我們更換好品質的管網,我們居民都很贊成,以后住得就更舒心了。”小區居民楊國慶笑呵呵地說。


東勝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加快推進“溫暖工程”進度,讓全城水網升級“煥新”

據了解,2024年東勝區全力推進城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建設,城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項目計劃對309個居住小區及公共建筑的二次供水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共分為5批實施。2023年累計改造46個小區,今年計劃對50個小區進行改造。同時,實施44個小區老舊給水管網改造項目。

通過城市供水系統“智慧化”,實現對暖城每一滴水的精準調控
在管網更新的同時,東勝也在推動城市供水系統“智慧化”改造。其中,管網漏損控制項目主要進行智慧水務平臺建設和市政管網分區計量改造,今年計劃完成智慧水務平臺建設、市政管網分區計量改造和部分水表的更新改造。
 

節水方面,鄂爾多斯也下了大力氣。2024年要實現全市縣域節水型社會建成率達到77%以上,規模以上城鎮非居民用水全部納入計劃,定額管理。

作為中心城區的東勝也在嚴格水資源管理,推動能用盡用,建立完善按需定供、按用定質、按質管控機制,提高用水效率;加快再生水管網配套建設,提升再生水水質,全面推進企業再生水凈化配套設施和污水處理設施提標升級擴能改造。

暖城以“引黃入城”工程為抓手,將缺水這個硬骨頭啃了下來,讓暖城再升溫,讓品質東勝再升級


小水滴關乎大民生。東勝區始終堅持以民為本,以民為重,以民為先,聚焦全市民生領域“三個四”工作任務,加快推動“三區四城”建設,以“溫暖工程”為抓手,全力做好“四個保障”,用暖城的速度,提升暖城溫度,讓每一位暖城人更有獲得感、幸福感。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