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高峰 提服務 優營商”,昨天舉行的2024年供水行業“夏令熱線”主題活動傳出消息:市水務局正編制《上海市供水行業服務規范》,從服務層面進一步豐富上海“好水”內涵,提升和保障上海“好水”形象。

圖說:2024年供水行業“夏令熱線”主題活動昨日舉行 新民晚報記者 羅水元 攝(下同)
率先出臺地方標準保障“好水”水質
“好水喝出健康來,對我們市民來說,自來水不僅是生活必需品,更是第一食品。”在土生土長的同濟大學客座教授顧玉亮對上海供水行業頗有研究,他說,上海的自來水早已不再如1883年楊樹浦自來水廠生產的自來水一樣,只是專供極少數人喝的奢侈品——目前,在“兩江并舉、多源互補、水廠集約、一網調度”的供水保障體系下,自來水不但“保量”流入千家萬戶,還“保質”——40來座擁有臭氧生物活性炭等先進工藝的自來水廠,相當于高規格的現代化廚房,制水過程中使用的消毒劑、絮凝劑越來越少,水的口感越來越好,“不缺水,缺好水”的“魔咒”早已變成了“既不缺水,也不缺好水”的贊譽,沒有“味”的自來水讓上海這座城市,更有人情味了。
自來水沒“味”的背后,上海曾率先于2018年頒布了全國第一部生活飲用水水質地方標準——《上海市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DB 31/T 1091—2018),與國際一流城市接軌,以多達111項的指標來提升和保障自來水的質量。

圖說:高標準保障下,沒有“味”的自來水讓顧玉亮教授感覺上海這座城市更有人情味了
再編新規范提升“好水”服務質量
“好水”本體質量提升的同時,上海供水行業也在追求“好水”于服務層面上的質量的提升。上海市水務局首次印發并于昨天公開的《2023年上海供水營商環境白皮書》除介紹韌性穩定的供水保障、嚴格健全的供水監管外,還介紹了智慧高效的供水服務,包括提升供水接入服務成效、提升“一網通辦”辦件量、加強供水可靠性監管、嚴格落實供水接入施工資質和檢查制度、開展滿意度測評、公共供水信息公開等。
圖說:市水務局發布《2023年上海供水營商環境白皮書》的同時,也在編制《上海市供水行業服務規范》
在2009年編制《上海市自來水行業服務規范(試行)》基礎上,上海市水務局供水管理事務中心正組織編制《上海市供水行業服務規范》,在新裝(接入)服務、管道施工、居民二次供水、抄表收費、售后服務、信息公開、服務形象、投訴處理等方面制定“模子”,進一步提升并保障新形勢下上海供水服務的及時性、便利性、準確性、透明性和先進性。
“上海供水行業始終致力于讓人民群眾喝上更加安全優質的自來水,系統提升從源頭到龍頭全過程供水安全保障能力,錨定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一流供水服務,彰顯上海供水服務新標桿。”上海市水務局表示,將繼續落實落細今夏高峰供水保障措施,提升供水安全保障水平,確保供水水量水質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