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水資源家底殷實的四川 為何還要到處“找水”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4-30  來源:四川日報  瀏覽次數:366


位于綿陽市三臺縣的魯班水庫。水利廳供圖

作為長江黃河上游重要水源地,四川一直被稱作“千河之省”和水資源大省。

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屆“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七屆“中國水周”。我國紀念2024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主題為“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

四川究竟有多少水資源?在水資源利用方面又有哪些特點?記者就帶大家一起“盤”一下四川的水資源家底。

1

水資源夠用嗎?

四川一年的用水量,只占水資源家底的一成左右

四川的水夠用嗎?2022年和2023年,四川多地連續遭遇較為嚴重的夏旱,原本以防汛為主調的汛期(5—9月),變成了“汛期無汛”,一度引發人們對四川“缺水”的擔憂。

然而,翻開四川的水資源“賬本”一查,家底可謂殷實——省內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就有1368條,包括長江(金沙江)、黃河、岷江、沱江、大渡河等13大江河流域,山川河流縱橫交錯,是名副其實的“千河之省”。

河流眾多,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四川水資源總量的相對豐富。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我省年均水資源總量約2565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二,僅次于西藏;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約2900立方米,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四川的用水量也在增加。例如,2020年,全省用水量為236.86億立方米,2021年增加到244.29億立方米,呈緩慢上升態勢。

《2022年四川省水資源公報》顯示,2022年全省總用水量為251.56億立方米,僅占當年全省水資源總量的11.4%。換句話說,盡管用水量在不斷增加,但四川一年的用水量只占自己水資源家底的一成左右。

如果僅從總量和用量的角度來看,四川的水資源應該是完全夠用,而且還有富余。

2

為啥會出現“缺水”?

時空分布不均,“遠水解不了近渴”

“當前供水保障壓力較大,部分地區要做好水稻改耐旱作物的準備!”隨著我省春耕生產從南向北陸續鋪開,全省各地的春灌供水工作也陸續啟動。在近期水利廳的幾場會議上,供水保障成為一個關注熱點。

既然全省水資源豐富,為何還會出現“缺水”問題?

“原因就在于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水利廳水文水資源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每年5至10月的降水量就占到了全年的70%左右。

例如,每年的3—5月是我省農業用水的高峰期,但這個時間段卻不是我省降雨的集中時段,二者存在時間差。此外,一旦降雨的落區跟蓄水工程集雨面積不一致,也會導致很多依靠降雨蓄水的水庫、堰塘等蓄不滿水。

另一方面,我省水資源也存在空間分布不均的情況。以攀枝花、涼山、甘孜、阿壩和雅安5個市(州)為例,這些市(州)的年均水資源總量高達1666億立方米,占全省總量的六成以上,人均水資源量為1.79萬立方米。而耕地和經濟總量占全省80%的盆地腹部區水資源總量僅占20%、人均不足1000立方米,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2。

這種空間上的分布不均,就是人們常說的“遠水解不了近渴”。假如成都周邊出現了嚴重旱情,目前也很難從涼山、攀枝花等地調水來馳援,所以就會經常出現有些地方的水用不完、有些地方水不夠用的情況。

不夠用時如何找水?又該去哪里找水?

3

用水瓶頸咋突破?

向時間和空間“找水”,推進骨干水網工程建設

引大濟岷工程力爭6月底前批復可研報告并開工建設,黃河干流四川段防洪治理、毗河二期、觀口水庫等大中型工程爭取今年開工……這是3月11日在宜賓市召開的全省加快水網工程建設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上,披露的我省最新水利工程建設部署情況。

“推進骨干水網工程建設,向時間和空間‘找水’,是破解我省用水瓶頸的有效途徑。”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骨干水網建設包括重大蓄水、引水等工程。以水庫為例,就是通過建設蓄水設施,把豐水期的水資源蓄留起來,以備枯水期或用水高峰期使用,解決了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的問題。而引水工程,則是把豐水區域的水資源輸往缺水區域,解決空間分布不均的問題。

引大濟岷就是一個典型的重大引水工程,計劃投資約700億元,將大渡河的水引入岷江,讓古老的都江堰灌區“永葆青春”,可新增灌面179萬畝、改善灌面591萬畝,惠及3600萬人。

除了重大水利工程,作為水利大省的四川,目前已建成各類水利工程141萬多處。“還不太夠!”水利廳規劃計劃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除都江堰灌區,我省現有水利工程主要為區域性和局部性工程,全省總的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尚未形成,跨區域、跨流域水資源調配能力差。

對此,去年獲省政府批復的《四川省現代水網建設規劃》提出構建“六橫六縱”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即六橫——都江堰、引大濟岷、長征渠、向家壩、引雅濟安、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六縱——武都、升鐘、大橋、亭子口、罐子壩、川渝東北一體化水資源配置工程。到2025年,我省水網骨架布局基本形成,實現水利大發展;到2030年,骨干水網總體架構基本完成,全省水安全保障能力將全面提升。

上述負責人也特別提醒,盡管我省是水資源大省,并且正在利用工程措施著力破除用水瓶頸,但廣大群眾也要積極樹立節水觀念,珍惜用水、節約用水。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