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基本公共服務 創造高品質生活
我市2024年財政預算聚焦創造高品質生活,強化基本公共服務,進一步完善就業支持政策,促進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完善社保體系,推動城市更新。
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安排就業資金9.1億元,做好未就業畢業生、失業人員和就業困難群體人員的就業幫扶。安排教育資金480.6億元,促進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新建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12所,增加學位2萬個,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濱海新區、中心城區東部和北部、遠郊五區輻射。支持高校“雙一流”建設,發展7個優先發展學科。推進“創優賦能”項目建設,大力推動職業院校辦學達標。深化魯班工坊建設,辦好第二屆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安排衛生健康資金207.4億元,健全重大傳染病防治體系,持續優化醫療資源均衡布局,加快市人民醫院、環湖醫院、第三中心醫院等改擴建,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打造優質高效服務醫療體系。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安排社會保險基金財政補助資金458.6億元,落實市與區支出責任,確保養老、醫療等待遇按時足額兌現。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探索完善適應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政策。落實降低職工醫保單位繳費比例、提高職工醫保和連續參加居民醫保的參保人員門(急)診最高支付限額政策,減輕用人單位繳費負擔和參保人員個人醫療費用負擔。
安排困難群眾救助資金16.7億元,落實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低收入家庭救助等政策,修訂完善臨時救助辦法。全面培樹“津牌養老”服務品牌,打造智慧化養老服務機構10家,完成居家適老化改造1000戶,優化養老服務補貼、護理補貼政策。
加快推動城市更新。完善便捷通暢城市交通網,開工建設機場三期等項目,提升改造一批橋梁道路。建成地鐵11號線一期西段、5號線延伸線、津靜市域(郊)鐵路首開段,加快推進津濱輕軌改造。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實施一批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加強排水設施養護維護,有效提升城市防洪排澇水平。加強城市管理領域資金保障,支持實施城市燃氣、供熱、供水等老舊管網改造。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啟動275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推進歷史風貌建筑保護與功能業態提升,促進小洋樓資源與商旅文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