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建設“節水型社會” 化解用水“瓶頸”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1-19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作者:段樹軍 何玲  瀏覽次數:447
????“俗語‘黃河富寧夏’,述說的只是漫灌農業的輝煌。”寧夏自治區水利廳廳長袁進琳接受接受中國經濟時報采訪時介紹,寧夏地處西北干旱帶,水資源極為緊缺,生產生活用水主要依賴過境的黃河水。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加快,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 ????素有“塞上江南”稱譽的寧夏已有兩千多年的灌溉歷史,水利在寧夏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上世紀90年代以來,黃河多次出現斷流,沿黃省區引水受限,寧夏引黃灌區灌溉用水頻頻告急,寧夏開始把節水擺在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突出位置。

????袁進琳介紹,“十五”期間,寧夏累計完成水利基本建設投資53億元,相當于建國以來投資總量的1.7倍,比“九五”期間增加3.4億元。扶貧揚黃灌溉一期、沙坡頭水利樞紐、長城塬引水、東山坡引水、桃山引水等重點工程基本建成;引黃灌區續建配套、水權轉換、黃河寧夏段治理、寧東供水、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工程順利實施。全面完成了農村人飲解困一、二期和氟砷病改水工程,解決了110萬人、210萬只家畜的飲水困難。

????率先提出建設省區級節水型社會

????2006年3月,《寧夏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在北京通過了水利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審查,有關部委下達了對寧夏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及試點工作的意見。國務院還將“重點抓好寧夏節水型社會建設示范區建設”明確列入《國務院關于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當中。袁進琳介紹,寧夏自治區黨委、政府把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舉措,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省區級節水型社會。 ????袁進琳介紹,寧夏成立了以自治區主席馬啟智擔任組長的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全面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工作。近期,寧夏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已經印發了《寧夏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提要》,要求各級政府認真落實貫徹實施。

????節水型社會建設水資源調配工程已全面啟動。一是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唐西和惠漢干渠合并工程已經開工建設。二是全面開展了城市和工業水資源調配工程建設,寧東供水40萬噸/日原水直供工程已全部完工;太陽山供水劉家溝水庫開工,鎮北堡攔洪庫一期工程壩頂填筑全部達到設計高程,開挖庫區面積3500畝。

????節水立法工作加快步伐。一是擬定了《寧夏回族自治區節約用水條例(草案)》。這個草案已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并提請自治區人大審議;二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實施細則》(送審稿)已報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

????積極開展水費改革試點工作,加快推進水費改革。一是在節約用水的基礎上,實現用水總量減少、單價上調,以節水減輕農民負擔;二是調整了城市水價,有效地促進城市節水;三是提高了全區各行業的水資源費標準,并大幅度提高企業自備井的標準。

????不斷完善水權轉換項目的建設與實施。通過實施水權轉換,實現了政府、企業和農民多贏的局面,拓寬了水利融資渠道,改善了灌區工程狀況,提高了水資源利用效率。寧夏第一個水權轉換節水改造工程——唐徠渠灌域水權轉換改造工程通過竣工驗收。

????袁進琳說,目前,寧夏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首府銀川市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的工作考核已經結束。

????對下一步工作的打算,袁進琳說,寧夏將圍繞控制總量與增進效率兩大核心,開展水權分配、取水許可、有償用水、計劃用水、水價水市場等制度設計,建立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相結合制度體系;以農業節水為重點,抓好灌區節水和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節水型示范灌區;以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為龍頭,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進一步拓展農業節水支持工業發展、城市和生態建設的路子;以銀川市為重點,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同時選擇典型工業園區、工業企業、社區、機關及學校開展節水試點建設。 ????水權轉換促進水資源優化配置

????目前,寧夏用水主要來自黃河,當地每年的黃河引水指標約為40億方,其中九成以上用于農業,工業用水奇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寧夏寧東地區坐擁豐富的煤炭資源,卻無法有效地進行產業化。為此,從2003年開始,寧夏率先在黃河流域開展了水權轉換試點工作,即“投資節水,轉換水權”。在確保飲水安全、糧食安全和生態用水的前提下,工業企業投資實施節水改造工程。通過大力推行灌區節水,改變現有水資源利用格局,引導水資源向高效益、高效率方向轉移。從2003年開始,寧夏利用從工業項目轉換來的7000多萬元資金,當地通過干渠改造節水,順利解決了部分重大工業項目每年5000多萬方的用水需求。

????水權轉換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不減少農業的實際用水量,只是把農業生產中被浪費的水節省下來用于工業生產。唐徠渠是一條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農業灌溉渠,也是寧夏最重要的一條水渠,它全長300多公里,沿南北走向幾乎貫穿整個寧夏,覆蓋農田面積超過120萬畝,約占寧夏農田面積1/5。但由于年久失修,唐徠渠的送水效率極為低下,歷史上曾低到20%,經過近年來的修整,目前也僅有38%。也就是說100方水從水庫里出來,只有38方能流到田里,其他的都滲漏流失掉了。據介紹,目前寧夏單方水用于農業生產的效益還不到一塊錢,但用于工業的單方水效益卻有57.9元,僅按5000萬方的轉換水量計算,就會新增經濟效益30多億元。

????袁進琳介紹,寧夏在進行水權轉換工作中實行總量控制,定額管理。在不新增黃河用水指標情況下,自身挖潛。制定了《寧夏黃河水權轉換實施意見》、《寧夏黃河水權轉換實施細則》、《寧夏黃河水權轉換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等制度,《工業用水定額》和《城市生活用水定額》等行業用水標準。在初始水權分配到地級市的基礎上,將1987年國務院分配給寧夏40億立方米水量明晰到市(縣)。截止到目前,企業到位資金1.06億元。砌護干渠20.7公里,支斗渠102.6公里,配套建筑物1465座,建成井渠結合項目區2200畝。水權轉換節水工程保證了寧東馬蓮臺電廠、靈州電廠、25萬噸甲醇等自治區重點項目的生產用水。據介紹,根據寧夏國民經濟發展布局,寧夏規劃2010年轉換水量3.3億立方米,2015年轉換4.94億立方米。 ????袁進琳說,經過三年的實踐,寧夏以水權為框架的“政府宏觀調控,市場調節,總量控制,微觀定額管理”水資源管理體系正在形成。水權轉換工作在政府宏觀主導下使水資源配置逐步得到了優化;新上工業項目用水得到保障,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拓展了水利投融資渠道,改變了單純由政府投資搞水利建設的模式;農民用水權沒有受到影響,合法用水權益得到了保證。這些都有力地促進了節水型社會建設。

????“在解決工業用水難題的同時,水權轉換促進了水資源的優化配置,開辟了解決干旱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用水的新途徑,這在西北地區具有普遍意義,在全國也起到了示范作用。”袁進琳說。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