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加快構建現代水網新格局 2024年煙臺確保完成省級項目建設50億元投資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2-01  瀏覽次數:304
 

老嵐水庫樞紐工程。

水利關系國計民生,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作用。

2024年,煙臺市水利局將以國家市級水網先導區、山東省市級現代水網示范區建設為總抓手,加快推進崖后大型水庫前期論證、外夾河綜合治理工程、幸福新城幸福湖攔河閘、老嵐水庫續建、縣域“母親河”全流域治理等“十大項目”,加強水庫、灌區等在運項目日常管護、功能提升,效益發揮,全年確保完成省級項目建設50億元投資。

老嵐水庫具備蓄水條件

將與門樓水庫聯合運行

滔滔河水入老嵐,一泓清泉潤萬家。2023年9月26日,老嵐水庫樞紐工程壩頂正式貫通,標志著老嵐水庫樞紐工程正式完工,較初設批復日期提前一個月完工,具備蓄水條件。作為市區供水水源地,老嵐水庫年平均可增加供水量4530萬立方米,將有效增強煙臺市水資源保障能力。

今年,煙臺市水利局將推進水資源管理能力提升,統籌用水總量和效率、地表水和地下水、常規水源和非常規水源等,全面構建完善水資源管理控制指標體系。全過程管理,算清水賬、理清水情、管好用水戶。全要素改革,推進水源、水權、水工、水價、水務“五水綜改”,探索多元化水生態價值轉換路徑,推廣“以電折水”等管理創新模式。

“今年將聚焦老嵐水庫蓄水試運行這一目標,加快工程掃尾,力爭汛前完成蓄水驗收、年底前完成工程驗收。”煙臺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雷表示,下一步將論證建設南泗莊水庫、崖后水庫等重點水源工程,形成有在建、有開工、有儲備的滾動發展、漸次推進的良好局面。

啟動11項縣域“母親河”建設

打造流域性生態廊道

“各區市選擇境內最長河流,或對本區市防洪、生態等影響最重要的河流作為縣域‘母親河’,通過三年攻堅,將縣域‘母親河’建設成為具有地方特色、區域韻味、鄉愁情懷的流域性生態廊道,為美麗煙臺建設提供強有力支撐。”煙臺市河長制服務中心副主任劉延俊表示,2023年已率先啟動王河、界河、黃水河3條縣域“母親河”治理工程,累計完成治理河長47.6公里。2024年繼續推進實施王河等11項縣域“母親河”建設,年度治河長110公里,打造流域治理新典范,形成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全面助力我市國家市級水網先導區和山東省市級現代水網示范區“兩區”創建。

因“河”制宜,分類施策。劉延俊表示,不同河流要分標準實施,流域面積20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流域面積大、防洪要求高,應側重防洪治理,重點實施筑堤扶堤、護岸、防汛路建設等;流域面積200平方公里以下河道、農村河道流域面積小,防洪任務相對輕,要重點實施生態保護和修復,實施清淤疏浚,采取生態護坡,減少河岸硬化,修復水生態環境;城市河道(河段)要為城市居民提供休閑空間,要重視水生態、水文化打造,建設綠色生態廊道。

“中小河流從源頭到入海口,水情、民情各不相同,要有所側重,分類實施。上游河道溪流,除重點山洪溝以外,主要開展水土保持清潔小流域建設、水美鄉村建設,將水源攔蓄于植被中;中下游,實施河道梯級開發攔蓄,建設閘壩、水庫,將水源攔蓄于河道水庫內,并保持行洪通暢,確保安全。”劉延俊說。

在水生態環境治理能力上,市水利局將狠抓“岸線管控、生態管理、機制監管”三項重點,強化河湖岸線保護和利用,建強河湖“清四亂”機制,堅決遏增量、清存量,協同推進水生態修復、水環境治理,強化河湖生態流量保障,恢復河流功能。強化“母親河、幸福河、農村河”三方施治,統籌上下游、支干流實施“縣域母親河”全流域治理提升,以農村生態示范河道建設為引領,完成農村生態河道三年全覆蓋攻堅任務,全域提升河湖環境面貌。持續強化“河湖長+河長辦+部門+基層隊伍+社會公眾”工作體系,健全和擴大河湖管護網格覆蓋面。推進數字河湖建設提檔升級,提升河湖管理智慧化水平。

1134個村接入規模化供水工程

28座水庫加固

招遠市蠶莊鎮常年干旱少雨,農村供水水量相對不足。蠶莊鎮深化提升鎮村規模化供水工程,工程結束后,全鎮60個行政村全部實現規模化供水,受益人口2.7萬余人,群眾飲水安全得到極大保障。

在鄉村振興保障能力上,煙臺市水利局將加快推進農村三年攻堅,續建4座水廠,將1134個村莊接入規模化供水工程,對423個村莊進行標準化改造,新增通水村莊273個,構建“兩源十廠三千規模化”農村供水工程格局。加快灌區現代化改造,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落實維修養護資金,開展灌區渠道、泵站等工程維修養護,加快實施中小型灌區標準化管理,構建“健全組織、安全運行、用水科學、經費落實”灌區格局。加快移民后扶,全面落實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整合資金打造富美移民村示范帶,完成15個美麗移民村、8個村集體產業項目、85個村內基礎設施提升改造項目,持續改善移民生產生活條件,構建“產業成帶、村居成景、富裕成風”的移民后扶格局。

“水庫是流域防洪工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庫安全事關防洪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歷來是我市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煙臺市水利局黨組成員、一級調研員張永安表示,兩年來全市組織實施水庫安全鑒定312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143座,提前2年完成“十四五”除險加固任務。同時,順勢啟動新一輪除險加固和鑒定復核工作,2023年已完成48座水庫鑒定、6座小型水庫加固,所有病險水庫實現動態“清零”,安全性能良好。今年計劃實施28座水庫加固、238座水庫鑒定任務,把好工程加固和鑒定質量關口,持續消除水庫安全隱患。

如何夯實水庫安全管理基礎?張永安表示,我市將推行大中型水庫專業化管理,從工程狀況、安全管理、運行管護、管理保障、信息化建設等5個方面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標準,2023年,福山門樓、龍口王屋兩座水庫建成為“山東省標準化管理水利工程”。開展小型水庫物業化管護,采取購買第三方服務等集中管理模式,打造小型水庫管理樣板縣和樣板水庫,目前已成功打造5個省級樣板縣和8座樣板水庫,全市1032座鄉鎮村組分散管理的小型水庫實現了區域集中管護全覆蓋,水庫安全管理保障能力得到明顯提升。啟動現代化水庫運行管理矩陣試點建設,全面提高水庫安全運行管理水平。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