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設施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撐。綿陽是農業大市,面向未來,如何打造新時代更 高水平“天府糧倉”綿陽片區?1月5日,綿陽市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正式啟動,通過蓄水、輸水、提水、管護能力提升“四大工程”建設,未來綿陽將新增和恢復灌溉面積超100萬畝、規劃總投資超100億元、惠及群眾超100萬人。
根據《綿陽市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到2026年,綿陽農田水利設施蓄水能力恢復和新增0.59億方、達到17.14億方,恢復提水能力0.48億方、達到3.46億方,恢復和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09萬畝、達到395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40萬畝,灌溉覆蓋率提高21個百分點、達到74%。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實施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三年行動,綿陽將通過三年努力,建成一批現代化灌區,基本實現農田水利渠系暢通、供水保障可靠、運行管護規范高效的現代農田灌溉水網體系。
“我們將加速建成骨干水網有力支撐、大中小微協調配套的現代水網體系。”綿陽市水利局負責人說。同時,推動水利項目設施建設,加快推動祠堂灣水庫等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全面實施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綿陽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