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記者來到積石山縣大河家鎮陳家村安置點,村民生活秩序井然,安置點內“集中供水點”五個大字格外醒目。
據了解,目前,災區過渡安置房全部通了“安全水”“放心水”,實現了“人到水到”。
搶修
保障災區村民用上自來水
“現在,自來水管道已經修通,用水很方便,非常感謝!”大河家鎮大墩村一社的村民馬學智擰開水龍頭,清澈的水嘩嘩流了出來。
在大河家鎮甘河灘村3號安置點,機械轟鳴,一輛挖掘機加足馬力,正在有序作業,工人們忙著開槽、接水管。
為了能夠保障安置點用水,積石山縣南部人飲水站站長趙國彥帶著搶修人員24小時不間斷搶修供水,短短幾百米的距離,因受凍土層、沙積層、土粘連等地質影響,已經挖斷了4個挖掘機的機頭。
“趕在中午就能通上水。”2023年12月30日上午,在供水搶修現場,趙國彥忙得不可開交,雙眼通紅、嗓子沙啞的他掩不住通水的喜悅。
走進劉集鄉劉集村七社安置點,隨著工人用扳手仔細擰緊水管的最后一個螺絲,“水來了!”剛剛搬進活動板房的村民高續林迫不及待地拿起水桶盛起了水。
“這里接通的還是以前村民使用的崔家峽水廠的自來水。”積石山縣水務服務中心現場施工人員說。
監測
保障受災群眾喝上放心水
在各個安置房集中供水現場,記者看到,每個點位都有水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值守,他們一邊幫助村民接水,一邊介紹使用水的注意事項,普及地震過后的安全飲水知識,提醒村民定期清洗水桶、保持個人衛生,以預防水源受到污染和水源感染疾病的風險。
地震發生后,為保障災后群眾飲用水安全,積石山縣水質檢測中心第一時間安排水質監測人員開展水質取樣化驗和水源消殺工作。
據介紹,積石山縣水質檢測中心對當地多個重點水源水進行了30余次水質檢驗,根據各水源的清潔程度,采用相應的凈化措施,確保生活飲用水安全衛生。
目前,積石山縣所有供水點的飲用水都已達國家飲用水標準,切實保障受災群眾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同時,積石山縣水質檢測中心還在繼續對水質進行實時監測,確保震區所有生活飲用水安全衛生。
探訪
完成過渡安置房供水保通
地震發生后,臨夏州、縣水務部門按照省州指揮部統一安排部署,在省水利廳的幫助指導下,全力組織開展震區過渡安置房供水保障工作。水務部門第一時間抽調3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會同省水利廳技術專家共同組成抗震險情評估專家組,對積石山縣震區安全保供水工作進行全面排查,現場制定應急搶修方案。
隨后,省、州、縣水務部門三級聯動開展過渡安置房保供水,對集中安置點及分散安置點分類制定過渡期保供水工作措施,按照“應通盡通、能通快通”的原則,實現“人到水到”。
目前,已全部完成震區過渡安置房供水保通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