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時代,面對群眾的新要求,林州市積極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不斷延伸供水管網,全面提升城鄉飲水安全保障水平,書寫著紅旗渠畔新的“水故事”。
“在解決全市飲水安全問題的基礎上,以主題教育為契機,我們圍繞城鄉供水一體化目標,著力推進城鄉供水統一管理、統一水質、統一服務,謀劃實施了一批重大引供水工程,本著量力而行、分步推進原則,逐步讓全市群眾喝上更穩定、更干凈、更高品質的自來水。”林州市水利局黨組成員、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張志紅說。
近年來,林州市水利局聚焦主責主業,不斷提高供水水源保障力度。林州市在北部鄉鎮投資9153萬元實施了中南鐵路排水隧洞引水工程,保障了姚村、任村、東崗等3個鄉鎮8.4萬人的農村居民飲水;在南部鄉鎮投資4948萬元實施了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工程,解決了采桑鎮26個行政村5.03萬人的飲水保障問題。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林州市年用水量也急劇增加,飲水水質、水量成為當前需要改進的重大事項。為破解這一難題,林州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搶抓機遇,實施了南水北調安陽市西部調水工程。
南水北調安陽市西部調水工程總投資15.95億元,起點位于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39號口門配套工程處,終點為林州市第三水廠,共新建輸水管道49.6公里,新建泵站3座,向林州年供水量4000萬立方米。
今年1月22日,清澈的丹江水通過輸水管道和隧洞,穿越南水北調總干渠、安陽河、瓦日鐵路、高速公路等一路向西,流到了林州市第三水廠,流進了林州的千家萬戶。
“吃上丹江水后,最大的變化就是水垢基本不見了,跟純凈水一樣。丹江水喝著就是甜。”任村鎮桑耳莊村村民桑建書開心地說。
“為配合南水北調入林工程,我市投資約兩億元對第三水廠進行改擴建,新建兩條日處理6萬立方米的原水自動化生產線,日生產能力達到12萬立方米。截至目前,三、四、五水廠日綜合供水能力達到22萬立方米,可滿足城區、經開區及黃華鎮、姚村鎮、陵陽鎮、橫水鎮等地60萬人的生產生活用水需求。”林州市自來水公司供水運營部負責人蘇宏偉說。
在提升水質的同時,林州市投資1.41億元啟動了城鄉供水一體化引淇入林項目,充分保障城鄉供水水源。目前,項目已完成建設任務的95%,預計年底前建成通水。
“淇河是一條水質較好且水量充沛的河流。正在實施的城鄉供水一體化引淇入林工程,就是把淇河水引入林州城區。項目完成后,既可成為城區備用水源,又可充當南部7個鎮191個行政村35.74萬人的供水水源。”林州市水利局農村水利水電科科長付水田說,下一步,林州市還將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二期項目,將南谷洞水庫水源引入合澗聯鎮水廠,并對合澗聯鎮水廠進行擴建,進一步保障中南部鄉鎮的飲水安全。
辦好民生實事,增進民生福祉。據了解,林州市將繼續扎實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充足保障供水水源,全面提升飲用水質,努力實現城鄉供水同標準、同水源、同保障、同服務,以“水”聚民心,以“水”轉作風,以“水”促發展,不斷提升全市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