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城市管理局作為供水行業主管部門,督促指導市自來水公司通過對老舊管網更新改造,降低公共供水管網漏失量。包括對超過使用年限、材質落后和受損失修的市政供水管道及閥門井等附屬設施更新改造、小區管網及附屬設施改造。從2018年至2022年,泉州市中心市區每年管網改造投入平均約2516萬元,新建管網每年投入約4287萬元。
同時,有序推動二次供水設施更新。對中心市區住宅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降低小區住宅內的管網漏失量。根據市政府《關于印發中心市區居民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從2023年至2025年連續對中心市區居民小區二次供水設施進行系統性標準化改造,將按各區核定清單推進項目實施,計劃每年完成投資6000萬元以上。預計今年底將完成150座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
備受關注的是,泉州市與國內知名高校合作,聘請院士指導鏤空管理工作,積極應用綜合精細化漏損診斷與預警技術,通過大數據分析挖掘,精準捕獲漏損特征數據,智能預判漏損狀況。目前,已建立完善的管網實時監控網絡。已建有930個供水壓力監測點、2536個實時流量監測點、2個實時水質監測點、大用戶水表遠傳182個、小區居民戶表遠傳近23萬只,實現了供水管網運行狀況的實時監控,有效確保安全、優質供水。
依托智慧水務打造“供水大腦”。近年來,該市建設信息化系統,現已相繼建成了營收系統、GIS系統、分區計量系統、SCADA系統、巡檢系統、熱線客服系統、大表遠傳系統和水力模型系統等多個子系統,并以此為基礎,將以上系統整合為智慧供水一體化管控平臺,形成泉州市的智慧“供水大腦”,并逐步應用于生產、經營、服務和管控等工作,通過以水力模型為基礎的“供水大腦”的智慧,供水管網壓力分布漸趨均衡,漏損量逐年減少。
目前,石獅市和晉江市正在加速推進國家節水型城市的創建工作,并已成功通過省級預驗收。與此同時,福濱街、順豐街、雙濱街以及科技園三號路等地的給水改造工程已經完工,2023年全市共計新改建了60公里的城市供水管網。目前,城市公共供水管網的漏損率已控制在8.5%以內。為了進一步推動節水工作,泉州市城管局還在積極開展節水型載體的創建和節水宣傳活動,以提高城鎮居民的家庭節水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