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水即將到達阜陽
在安徽省水利廳的指令下,12月16日下午3時,引江濟淮一期工程安徽段開啟試調水。在引江濟淮工程樅陽泵站,3臺大型水泵以每秒約33立方米的流量提引長江水。
經過幾道“關口”,滾滾長江水將流入淮河以北的茨淮新河,進而流入我市境內。

記者今日了解到
引江濟淮一期工程安徽段
江水北送段
阜陽市供水項目之一的四水廠廠區(qū)
已建設完成
近期將進行試通水
預計年底正式通水運營
這意味著
阜陽人喝上長江水的時間
進入“倒計時”
按照《引江濟淮一期工程(安徽段)2023年度試調水實施方案》,安徽省引江濟淮集團已完成各新建梯級泵站啟動驗收,對12月7日至10日相關斷面水質進行了檢測,水質分別為Ⅱ類、Ⅲ類,符合調水水質要求。
在滿足試調水條件下,12月16日首次啟動了試調水,目的是檢驗泵站、輸水渠道、調蓄湖泊、控制閘等新老工程聯(lián)合運用的協(xié)調性,實現(xiàn)向沿線生活、生產、航運、生態(tài)供水,為后期開展常態(tài)化水資源調度奠定基礎。

引江濟淮一期工程共分三段,引江濟巢段、江淮溝通段、江水北送段。按照計劃,本次試調水將持續(xù)6天,線路全長約364公里,共有約3000萬立方米長江水將自南向北共經6級泵站逐級“托舉”、運輸至淮河以北的茨淮新河。而茨淮新河流經我市,這意味著,長江水也會到達阜陽境內。
“此次試調水所走過的路線,就是以后長江水到達我市的路線。”市水利局相關人士介紹,不過,此次試調水不需要阜陽這邊開啟泵站。
引江濟淮是中國172項節(jié)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安徽基礎設施建設“一號工程”。通過充分利用豐富的長江過境水,能有效應對特大干旱,是改寫江淮大地缺水歷史、守住用水安全底線的戰(zhàn)略性工程,是安徽版的“南水北調工程”。
其中,供水范圍涉及河南、安徽兩省15個市55個縣(市、區(qū)),輸水線路總長723公里,受益范圍7.06萬平方公里。
我省印發(fā)了《引江濟淮工程水資源調度方案(試行)》,明確從明年起正式啟動引江濟淮工程水資源調度。
我省計劃于今年底前,完成皖北13個縣(區(qū))城鄉(xiāng)供水地下水水源替換,在2025年年底前,完成15個縣(市、區(qū))城鄉(xiāng)供水地下水水源替換,讓更多皖北地區(qū)群眾飲上優(yōu)質地表水。
其中也包括我市八個縣(市、區(qū))。
除了引江濟淮工程
阜陽人喝到長江水的另一個關鍵
就是四水廠
我市近年來建設的第四水廠,用的正是茨淮新河的水源,屬于引江濟淮一期工程安徽段江水北送段阜陽市供水項目,項目設計規(guī)模為60萬噸/天。
配套新建3.9公里原水管道、40.6公里DN600-DN1800的配水管網,覆蓋界首路、潁柳路、霞光大道、劉锜路、錦繡路、雙河路等道路。

項目涉及24個街道辦事處、鄉(xiāng)鎮(zhèn),供水面積1080平方公里。
此外,還包括一條通往西湖配水廠20多公里的配水管網主管路,加上支管計33公里管路。該項目一期工程建設規(guī)模為45萬噸/天。
“目前,四水廠廠區(qū)建設完成,潁泉區(qū)配套管網也已經完工,正在抓緊實施通往西湖配水廠的配水管網,這條管網預計12月28日可貫通。”阜陽城投建設有限公司相關人士介紹。
阜陽西湖配水廠位于潁州區(qū)程集鎮(zhèn)阜臨路以北,規(guī)劃春藤路以南,于2023年9月8日開工建設。主要水源由阜陽市四水廠輸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日供水規(guī)模15萬噸清水池,配套建設營業(yè)、化驗、計量、供水搶修等附屬設施,用于穩(wěn)定西湖新區(qū)供水壓力。
而西湖配水廠的建設方——市供水有限公司項目辦相關人士介紹,西湖配水廠正在抓緊施工,確保在12月28日具備供水能力。
另外,據(jù)市水利局、阜陽城投建設有限公司相關人士介紹,近期,我市將對市四水廠試通水,預計在年底正式通水運營。“四水廠通水運營后,將并入阜城整個供水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