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肥一體化”技術,其核心是精準灌溉、精準施肥,是節約水資源,減少面源污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推動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大關鍵技術。
“自2017年開始,我公司相繼自主研發了智能施肥機、智慧球閥、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累計投入研發費用達4億元,運用于棉花、玉米、小麥等特色作物的種植,明年計劃此項技術的推廣面積達到130萬畝。”作為此次研討會的主辦方,新疆慧爾智聯技術有限公司產品研發部經理涂永峰介紹了“智慧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使用情況。
“使用‘智慧水肥一體化’技術種植棉花省時、省力,還增產。”瑪納斯縣六戶地鎮楊家道村農民黃凌今年種植了300畝棉花,畝產430公斤,比未使用該項技術的棉花每畝增產近80公斤。他告訴記者,即使自己在外旅游,也能實時查看棉花的生長情況,一鍵澆水、一鍵施肥,實現了農田的遠程管理。
“智慧水肥一體化”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可以應用于各種農作物的種植,包括小麥、玉米、棉花等。黃凌建議,六戶地鎮多為沙質土壤,建議通過對農作物的需求精準配肥,既保證土壤養分平衡供應,又可以有效降低化肥使用量。
會上,來自瑪納斯縣、沙灣市、奎屯市等地的種植戶和農資經銷商圍繞“‘智慧水肥一體化’轉型升級”這一話題,就“優化服務”“拓展面積”等相關問題在研討會上進行了探討交流。
“‘智慧水肥一體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手段。”新疆農科院土壤肥料與農業節水研究所研究員許詠梅認為,該項技術對昌吉農業精準、高效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她希望昌吉州不斷推進智慧農業發展,實現“智慧水肥一體化”技術從1.0到3.0的轉型升級。
“推廣‘智慧水肥一體化’技術已成為我州探索實現節水農業、綠色農業、生態農業發展與保障糧食安全的有效途徑。”昌吉州農牧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魏建華表示,近年來,昌吉州將“智慧水肥一體化”技術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內容,加大政策支持、人員培訓、推廣應用力度,助推現代農業實現可持續、高效發展。
昌吉州是新疆高效生態農業的先行地。目前,昌吉州 “智慧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面積86.8萬畝,預計2026年推廣應用面積達到3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