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供水規劃》主要包括規劃范圍及水平年、規劃人口及水量、供水布局、規劃投資等四個部分的內容。其中,規劃范圍為東營市主城區,包括東營區、開發區和墾利城區,城鎮開發邊界312.46平方公里;規劃近期到2025年;規劃遠期到2035年。規劃總人口115萬,近期主城區及周邊區域規劃總水量為82.4萬m/d,遠期主城區及周邊區域規劃總水量為109.7萬m/d。規劃工程總投資約49.10億元。
供水布局主要包括水源布局、水廠布局、分質供水布局、管網工程。水源布局方面,規劃主城區供水工程蓄水水庫共計8座,取消辛安水庫飲用水水源地功能,改造提升后啟用廣北水庫等,構建互連互通的原水水網,提高主城區的供水安全保障。水廠布局方面,目前東營市已成立能源集團,下一步本著就近供水的原則,進一步優化區域供水格局。規劃10座水廠作為主城區的主要供水水廠,關停辛安水廠,新建廣北水廠和耿井工業水廠,同時實現管網互連互通,區域內各水廠互為備用,提高城市供水保證率。
此外,分質供水布局細分為綠化供水布局、工業園區分質供水布局、城市再生水回用、直飲水供水規劃等四個方面。規劃東營區中心片區和高新區片區的綠化供水由耿井水庫和哨頭水庫供給;開發區中心片區、生態新城片區、金湖銀河片區、產業園片區的綠化供水由南郊水庫、辛安水庫和廣北水庫供給;墾利區中心片區和墾利開發區的綠化供水由墾利區第一水廠供給。規劃東營區高新區片區、史口工業園片區、開發區臨廣利港片區和墾利開發區實現分質供水。按照省定目標要求,2020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為42.9%,規劃2025年為55%,2035年為60%,主要用于生態補水,利用率滿足要求。規劃遠期根據城市發展情況,適當增加再生水用于工業生產的比例。規劃直飲水系統按需建設,對現狀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直飲水凈水站及直飲水管道進行管理和維護,增加直飲水用水量;對于直飲水站供水范圍內新建的小區,建議配套直飲水入戶,相關部門作為一項指標要求,納入小區開發建設配套;對于已建成的小區,根據群眾意向,按需建設直飲水集中取水點。
管網工程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明確老舊管道改造范圍,對原有管線采取改造和利用相結合的原則,最大限度發揮原有工程經濟效益,滿足主城區供水的同時兼顧城區以外部分企業的供水,對水泥管道、灰口鑄鐵管道等存在安全隱患的老舊管網進行改造更新,降低管網漏損,提高供水可靠性,保障供水安全;新建干支管網,完善管網環狀布局,加強區域之間供水管網互聯互通,多水廠協調工作,提高主城區的供水保障率和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