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福州百姓為何用自來水泡茶?市委書記:水比礦泉水甜!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11-01  瀏覽次數:137
    福州,有福之州。它獲國際獎了!

    近日,首屆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上海獎)揭曉,福建省福州市成為獲得此項殊榮的唯一一座中國城市。

    “福州百姓現在用自來水泡茶,比礦泉水還甜。”福州市委書記林寶金赴上海領獎時說道,“福州的治水、治氣都走在全國前列,空氣和水是最大的公共產品,生活在福州的老百姓都感到很自豪。”

 

20231031133844_8826

 

    這個獎,是啥獎?

    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是聯合國人居署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發起設立的國際獎項,因此也叫作“上海獎”。這是首個由中國政府在聯合國推動設立的高級別國際獎項,每年頒發給全球在城市可持續發展方面表現卓越和進步較大的5個城市。

    主題為“共建可持續的城市未來”,旨在表彰世界范圍內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突出進展的城市,并希望世界各國攜起手來、通力合作,更好推動《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落實,為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之城而努力。

    首屆“上海獎”有四大評選維度,分別是:經濟活力與城市繁榮、生態建設與綠色發展、城市安全與韌性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建設。

    獲此殊榮的5座城市,分別是澳大利亞布里斯班、馬來西亞檳城喬治市、巴西薩爾瓦多、烏干達坎帕拉和中國福州。

    2022年3月30日,聯合國人居署正式宣布設立上海獎。據了解,首屆上海獎申報歷時近4個月,共有來自全球16個國家的54個城市完成申報,涵蓋了不同發展水平、收入水平、人口狀況的發達國家城市、發展中國家城市以及最不發達國家城市。

    “可持續發展是一條特別的賽道,比的不是誰的家底有多厚、多好,而是當下的管理者和市民為了可持續發展目標做了什么?”“上海獎”國際評審團中方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志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首先要看城市對賽道的認知是否正確,其次要看城市有沒有可持續發展規劃。

    首屆“上海獎”的評選及頒出,不僅旨在表彰在可持續發展領域取得突出進步的城市,更強調城市案例的影響性、可持續性、創新性和可推廣性。希望這些實踐經驗可被面臨類似發展挑戰的城市復制、采用和推廣,惠及世界。

    脫穎而出,它憑什么?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標志、現代化的重要載體,承載了全球超過一半的人口。其可持續發展事關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眾多城市中脫穎而出,福州憑什么?

    此次評選中,福州的城市亮點為:聚焦綠色經濟和數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創新實施城市水系治理工程,建設成為綠色低碳生態友好的“千園之城”。

    作為一個典型的沿海特大城市,福州以城市韌性和安全為底線,綜合實施山洪防治、淤泥清理、內河擴寬、增加調蓄能力、提升城市管網等水系治理工程,成功管理了復雜的河流生態系統以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

    其中典型案例之一是流花溪項目。通過拓寬河道,消除黑臭癥結,截流污水等措施,全長超4.3公里的流花溪已從“傷病滿身”變為活力新生,片區防洪排澇能力和抗災能力顯著提升,為沿線13.3萬居民營造安全宜居韌性的城市住區。

 

20231031133940_0955

整治后的流花溪水清岸綠景美,圖片來自福州日報。

    同時,福州還實施閩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規劃,并提出建設“千園之城”的綠色低碳生態友好城市。建成18個可持續發展社區試點,讓很多地區級組織積極參與其中。

    這座典型的“千園之城”擁有大小公園1400多座。以福步道等慢行綠道、福山等郊區公園、流花溪公園等串珠公園為代表的“千園之城”倡議,在建設城市生態廊道、促進生態修復方面做出積極嘗試,增加綠地數量,提升綠地質量,豐富綠地功能。

    數據顯示,福州已建成綠地142平方公里,人均綠地面積14.8平方米,500米內就能找到公園。“推窗見綠、出門見園、行路見蔭”已融入廣大市民的日常生活。

    在可持續發展這件事上,福州也已多次獲獎——

    2017年福州市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2018年福州市水系治理成果獲評首批“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

    2023年福州水系治理管理機制列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及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長效機制建設工作經驗》,進行全國推廣。

    生態優先,它做了什么?

    固綠水青山之本,筑綠色發展之基。近年來,福州作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努力發揮省會城市龍頭引領作用,全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綠水青山間鋪展著山、水、人、城一體發展的詩意畫卷。

 

20231031134030_3660

 

    生態文明建設從來都不是孤立的,它既關乎城市發展,也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在福州,首先就是要保護好生態環境再去發展,把環境建設放在第一位,這樣才能準確選擇產業發展方向,保護好城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林寶金這樣說。

    水是福州的靈魂。閩江穿城而過,龍江、敖江蜿蜒南北兩翼,城區內河縱橫交錯,串起千年福城的生命線。治水是福州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繞不開的“必答題”。

    從“一閘三線”工程到閩江河口濕地,從“護河愛水、清潔家園”到智慧治水管水,從黑臭水體治理實現水清河暢,到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一龍管水”。福州在全域治水的道路上,多有突破:全面統籌內河治理、污染源治理、排水管網排查修復等工作;將城區內河實行分片包干,突破“就河治河”;設立“河長日”,市領導每月帶隊巡河護河……在福州這座海濱山水城市,越來越多的河湖煥發生機與活力。

    在治氣方面,福州同樣下了不少功夫。今年8月1日新修訂的《福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辦法》正式施行,繼續推進福州市大氣環境治理長效化,守護藍天。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舉辦期間,福州環境空氣質量再攀新高,“福州藍”升級成“世遺藍”,在參會嘉賓眼里,好空氣已經成為福州的“土特產”。

    這樣的“福氣”,并非偶然有之。2022年,福州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2.51,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排名中蟬聯第五。圍繞臭氧與顆粒物協同治理,深化重點行業工業污染治理等,福州率先開展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2.0整治。

    有“好氣質”,更有“高顏值”。數據顯示,福州森林覆蓋率逐年提高,30年提升了超10個百分點。作為全國最綠的城市之一,福州并不執著于大規模的面上造林、荒山覆綠,而是更加注重讓這一抹“綠”融入城市肌理,精心呵護古城的青山,讓百姓共享山水之樂。

    逐綠而行,福州的生態優先發展之路也愈發清晰:制定實施《推進福州綠色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統籌生態文明建設與社會經濟發展,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未來,福州將以這次獲獎為新的起點,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促進高效能治理,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林寶金說道。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