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供水一體化。南譙區整合區內水資源、資產等要素,總投資約1億元實施南譙農村供水一體化工程(施集水廠)項目,該項目主要建設配水主干管41.3公里,配水支管154.99公里,入戶管網39.03公里,改擴建加壓站3座,新建加壓站2座,以及水質化驗室和自動化控制系統等。工程施工以來,項目建設進度全面提速加檔,將于今年年底全面竣工。南譙農村供水一體化工程(施集水廠)項目內部構筑物已全部建設完成,制水凈水設備已進場安裝,主管道已基本鋪設完成,全面進入聯調階段。建成后日供水規模達1.5萬噸,供水覆蓋施集、章廣兩鎮,惠及群眾6萬余人。
垃圾收處一體化。南譙區全面啟動垃圾運轉系統,通過資源化利用實現全區垃圾不落地、不亂倒、零填埋。實現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常態管理、長效提升,進一步美化鎮容鎮貌。建立“戶集中、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環衛保潔機制,采取市場化模式,實現全區農村環境衛生保潔全覆蓋。實現組建534人的一線清掃保潔隊伍,分片包干,責任到人,鎮村強化日常監管,確保責任區域的垃圾日產日清。
污水收處一體化。全面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完成南譙新城區污水主干管25公里。結合老舊小區、背街小巷改造,加快補齊污水收集的“毛細血管”,累計完成18個城鎮老舊小區雨污分流改造22公里、背街小巷雨污分流11.5公里,完成市政道路污水管網建設25公里、清淤疏通15公里,更換維修排水管網設施2100余套。投資9000萬元,開工建設南譙新區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污水處理能力由現在每日1萬噸提升至每日4萬噸;投資500萬元,建設官塘溝污水管網綜合治理及配套工程;投資800萬元,對新區范圍內雨污水管道進行檢測修復,確保南譙新區城鎮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不低于97%,基本消除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
衛生健康一體化。全面實行市、區共建一體化運行機制,實行“分級診療+上下聯動”的合作制度,構建形成以市級公立醫院為主體,區級公立醫院為中樞,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基礎,2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補充的“1+1+4+2”城市醫聯體框架。并積極融入“長三角”,加快推進與南京市的醫療合作,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三甲醫院的優質資源。2023年,該區全面啟動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提升計劃”,重點突出村醫學歷提升、全科(助理全科)醫生和中醫藥人才培養,培養一批源于本鄉本土的鄉村醫生。目前,已與23名大學生村醫簽訂了定向服務村衛生室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