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記者林文通
通訊員龍融心
兩大交通項目迎來新進展
電焊聲、鉆孔聲、鋼筋碰撞聲……連日來,龍門大橋項目建設現場機械轟鳴,高聳的吊塔來回運輸,工人們堅守在各自崗位上,忙碌地投入項目施工建設中。
龍門大橋是龍門縣2021年重點項目之一,也是2023年龍門縣十件民生實事之一。龍門大橋西岸位于龍城街道辦戴屋村黃姜派,與省道S353線金山立交相接,跨越國道G355線及西林河,東岸位于戴屋村與龍門工業園內園區大道相接,橋梁總長約600米。其中,主橋橋長180米,引橋420米,按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兼城市主干道標準設計,主橋橋寬41米,引橋寬36米,投資預算2.18億元。
“為了保證工程按時完工,在中秋國慶期間,主橋和引橋平均每天分別有約30人和20多人在施工。”據項目建設技術部門負責人介紹,通過搶抓工期龍門大橋索塔已經基本完成,目前正在推進主梁掛籃拼裝、引橋及梁板架設等工作,整個項目預計2024年6月底完工。
龍門大橋是縣內首座斜拉橋,在設計過程中加入不少龍門元素,將成為當地獨具特色的新地標。“龍門大橋能實現西林河兩岸道路的銜接,打通園區大道和新汽車客運站連接路,破解龍門縣城東側交通瓶頸,分流縣城及繞城車流量,進一步優化當地營商環境。”龍門縣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縣地方公路管理站站長溫永生表示,未來龍門大橋還將作為推動龍門東西片區聯動、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紐帶,為打造龍門縣域環城路路網結構奠定基礎。
在龍城白樓至龍田西埔道路提升工程(簡稱“北延線”)項目現場,同樣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挖掘機、推土機正在緊張作業,施工人員在搶抓施工黃金期,如火如荼推進項目進度。
北延線項目是2022年龍門縣重點項目和民生工程,也是當地“生態田園·恬美瑤鄉”鄉村振興綜合示范帶建設重點工程之一。其南端起點接迎賓大道,北端終點接武深高速龍田出口聯絡線,全長3.02公里,采用雙向六車道城市次干路技術標準建設。“北延線的工期比較緊張,為了加快進度,我們在假期期間也搶抓工期,每天安排11臺機械和35名工人施工作業。接下來,我們還會加大施工力度,確保今年底前這條路能夠建成通車。”北延線項目施工負責人介紹,項目建成后,將極大地方便沿途群眾的出行和生活,改善龍門對外交通狀況,提升全縣整體城市形象。
路溪居民節前收獲“民生大禮包”
“現在水源充足、用水放心,給政府點贊!”今年國慶前,龍門縣龍江鎮路溪片區居民收到了最好的“民生大禮包”,大家再也不必為用水發愁了。隨著龍門縣龍江鎮路溪片區供水管網建設工程的全線貫通并通水,標志著路溪片區居民今后也能與縣城水廠直供區域群眾一樣,共享“同水源、同管網、同價格”的供水,幸福感和滿意度持續提升。
近年來,龍門用水需求量逐年攀升,縣城水廠已處于高強度超負荷運行狀態,生產能力無法滿足城市現有用水需求,更無法滿足未來發展需求。為改變這一現狀,今年4月,龍門縣集中供水工程正式開工。工程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龍門縣城水廠擴容提質建設工程,包括龍門縣城水廠第二水源原水輸水管建設項目、龍門縣城水廠升級改造建設項目、龍門縣龍江鎮路溪片區供水管網建設工程,總投資約為2.7億元;二是龍門縣農村集中供水建設工程,總投資約為3億元。
除了已經完工的路溪片區供水管網建設,龍門縣集中供水工程其他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在天堂山水庫,龍門縣城水廠第二水源原水管建設項目在抓緊施工。這里將新建一條天堂山水庫至龍門縣城水廠的原水輸水管,管道全長11.06公里、輸水規模16萬噸/天,目前該項目進展順利,計劃于本月底通水。龍門縣城水廠升級改造建設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改造縣城水廠1號生產線、2號生產線的絮凝反應池、新建一套排泥水簡易脫水設備、增加1號線濾池進出水濁度、供水HP及余氯的在線檢測設施、新建1座清水池等。項目估算總投資3949.25萬元,計劃于今年底全部完成建設。
據龍門縣水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曾繁昌介紹,龍門縣城水廠擴容提質建設工程完成后,將大大提升全縣供水保障,有效解決縣城水廠直供水范圍內約26萬群眾用水問題。從長遠來看,還可以滿足未來10年40萬至50萬人的用水需求。
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啟動建設
十余年來,龍門通過升級村村通工程、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工程等項目建設,已建成農村集中供水工程267宗,自然村集中供水100%覆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穩定在99.5%以上,水質合格率大幅提升。然而,經龍門縣水務有限公司核查,目前,全縣仍有62宗農村供水建設管理仍然存在水處理消毒設施不完善、供水工程存在缺陷、管護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
為了保障農村飲水水質,龍門大力推進集中供水工程建設的第二部分——龍門縣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其中,龍江鎮坑頭村集中供水升級改造工程已于9月27日動工建設。
龍江鎮坑頭村地勢較高、地處偏僻,該村原來的集中供水、制水設備陳舊,處理工藝落后,村民雖然有水可用,用得卻不是那么放心。“我們開展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設,就是要逐步解決這類受地理因素影響村莊的用水問題。”改造工程施工方負責人表示,坑頭村農村集中供水工程采取一體化深度處理凈水工藝,計劃在今年的11月完成建設。屆時,供水質量將得到進一步提升,當地村民都能喝上“放心水”。
“通過開展龍門縣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設,可使縣內9萬多名農村居民喝上‘放心水’‘優質水’,徹底結束‘旱季沒水喝,雨季喝泥水’的用水難題,全面實現全縣農村集中供水‘三同五化’的目標任務。”據曾繁昌介紹,龍門縣集中供水工程完工后,將加快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屆時,龍門將通過“城鎮聯網供水”“鎮村聯網供水”“村級集中供水”三種模式實現全縣集中供100%覆蓋,有效解決群眾用水難問題。同時,天堂山水庫和白沙河水庫可互為備用水源,形成雙水源供水模式,實現全縣供水“規模化發展、標準化建設、一體化管理、專業化運作、智慧化服務”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