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龍縣立足飲水安全“硬指標”,狠抓管理運營“硬保障”,積極探索農村供水管理運營模式,逐步實現農村供水“企業化、標準化、信息化”。
推行企業化管理
保障工程長效運行
為了管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安龍縣人民政府印發了《安龍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辦法》,在建立健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三個責任”和“三項制度”的同時,成立了安龍縣韻源水務有限公司。公司組建以來,搭建了機關 5 個部門、一個中心、12 個供水站和 13 個收費點的企業構架,制訂 16 項管理制度、明確7 個工作職責、2 個管理辦法,用規范的“員工守則+員工行為規范+員工管理制度” ,打造一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管水護水團隊,承擔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管理,主要承擔工程設備設施的日常檢查、檢修、維護,以及供水管網巡查、搶修,水質檢測及水費收取等工作,真正實現了農村供水全域企業化管理。公司嚴格落實水價核定和水費收繳領域的各項政策,按照《關于加強農村供水工程水費收繳工作的指導意見》,采取多種方式對供水服務、水費收取進行宣傳,增強用水繳費和節約用水意識,為實現“以水養水”目標營造良好的氛圍,切實保障了供水工程的長效運行。
打造標準化管理
實現水質水量雙保障
安龍縣韻源水務有限公司建立水質檢測、關鍵崗位持證上崗制度,加強對水源水質和末梢水水質定期檢測,實行千人以上工程日檢測、千人以下工程季度檢測機制,共安裝消毒設備171臺,建設水廠29座,安裝一體化凈水處理設備33套,實現農村供水工程水質檢測全覆蓋。同時,投入資金加大工程建設,將部分大水源、大管網互聯互通,盡量取用大水源供水,確保農村供水水質、水量得到進一步提升。通過大水源大管網互通供水,將原有的262個農村供水工程精減為171個,徹底改變了農村供水因分散小水源受天氣干旱影響導致水量不穩定的現狀。
推進信息化建設
降低成本便了民
為了降低運營成本,安龍縣韻源水務有限公司共安裝自動化信息化管理系統102套,實現了60%以上工程能用手機APP進行操作,實現遠程啟動抽水的目標,減少勞動力,降低了運行成本,同時也降低了因人工現場處理不及時或操作不當所帶來的供水不及時和安全隱患。同時,為了方便用水群眾繳費,公司與幾家銀行對接,采用微信公眾號、網銀等方式,通過手機端進行繳費,實現了信息化收費全覆蓋。
據了解,經過近幾年的不斷發展,安龍縣韻源水務有限公司現有總資產近6.3億元,2021年收繳水費1744.8萬元,2022年收繳水費1785.2萬元,水費收取率達98.71% 。公司從收繳的水費中共提取資金3000余萬元用于鞏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及維修維護,實現“以水養水”的目標。
安龍縣水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安龍縣將持續在“規模化建設、企業化運營、標準化管理、信息化服務”上下功夫,努力構建農村供水新格局,不斷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