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貞豐縣聚焦民生保障、聚焦制度保障、聚焦服務保障,在“建、管、用”上狠下功夫,持續提升城鄉供水保障水平,切實解決民生福祉。
聚焦民生保障,在“建”上下功夫
貞豐縣地形山高谷深,海拔高差大,2018年以前,骨干水源儲水量小,水源調度難度大,早期建設工程普遍存在規模小、凈水工藝簡陋、供水保證率低等問題,飲水安全保障成為全縣保障民生的重大難題之一。貞豐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學習考察先進經驗和做法,反復論證,籌措資金 5.32 億元,以骨干水源為依托、以供水水廠為樞紐、以供水管網為支撐,在全縣17個鄉鎮(街道)166 個村(社區)統一組織建設覆蓋農村、集鎮及縣城的規模化網絡體系項目。即“大管網”工程,切實解決了群眾“飲水愁”的問題。到2019年底,建成了以水車田中型水庫、超千水庫等9 座骨干水源為依托,以黃坪寨水廠、縣城二期水廠、長田水廠等15 座水廠為樞紐,以6400 余公里的供水管網為支撐,覆蓋全縣所有村民小組的集中供水網絡體系,日制水供水規模達 7.3 萬 m⊃3; ,有效滿足全縣43 萬群眾的飲水安全需求。
聚焦制度保障,在“管”上下功夫
為確保已建成的民生工程長期和常效發揮效益,以省水投公司、縣惠民公司為主體,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公司化管理,積極探索運行管護“1234 工作法”,即:“一排查” ,依托屬地鄉鎮和供水單位常態化組織開展工程全覆蓋排查,形成動態問題臺賬,建立排查工作機制;“二整改” ,明確具體責任人抓整改、明確時限抓整改銷號,建立問題整改責任機制;“三落實”,落實水質監測、落實水量供給、落實搶修班組,建立動態問題處置機制;“四聯動” ,形成縣水務局、 屬地鄉鎮、省水投公司、縣惠民公司四方合力、齊抓共管,建立工作聯動機制。在機制作用下,2020-2023 年,貞豐縣聚焦發現問題和短板,累計投入1444.47 萬元用于農村供水保障鞏固提升,同時向上爭取資金近 1000 萬元用于農村飲水維修養護和應急補水,持續發力確保農村供水保障,讓人民群眾飲水持續有保障。
聚焦服務保障,在“用”上下功夫
為使供水項目發揮效益,水務部門在“用”上花心思,讓廣大人民群眾放心用水、貼心用水、省心用水、舒心用水。貞豐縣水務局聯合縣衛生健康局按照每個鄉鎮(街道)設 1-5 個監測點要求,在全縣設置了41 個監測點,定期開展枯水期、豐水期水質監測;貴州省水投公司和縣惠民公司負責嚴格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和《村鎮供水工程運行管理規程》規定的監測項目和頻次對其管理的相應水廠出廠水、末梢水開展水質檢測,確保群眾用水安全,讓群眾放心用水。供水公司以高補低方式平衡運營成本微利運行,持續穩定水價在3 元/噸以內,切實做到讓利于民,讓群眾貼心用水。貞豐縣財政每年安排500萬元以上用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維修養護,實行新增群眾用水報裝“一站式、零收費”,讓廣大群眾喝上放心水、安全水,切實維護和鞏固好已建工程成果,讓群眾用水省心。水務部門創新張貼“農村供水服務卡” ,暢通搶修和監督渠道,按照“小修不過夜”“大修搶通為止”要求,積極引導農戶參與供水設施管護和用水監督,切實提升群眾滿意度,讓群眾舒心用水。
“我們將持續加強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鞏固提升水網聯通互濟、相互協同支撐的水平和能力,進一步健全完善農村供水工程應急機制,持續提升供水保障水平。”貞豐縣水務局有關負責人如是說。
近年來,貴州省貞豐縣累計投資資金8.62億元,推動了全縣農村飲水工程設施日趨完善、管護體系不斷健全。目前,全縣集中供水率達100%,規模化(千噸萬人以上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率達95.3%,基本實現“源頭到龍頭,龍頭到家頭”的城鄉供水服務目標,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