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訊 記者梁懌韜、馬燦,通訊員穗水軒、增宣報道:記者5月10日從廣州市水務局獲悉,在近期揭曉的“2021-2022年度中國水利工程優質(大禹)獎”(以下簡稱“大禹獎”)中,廣州市增城區增江“一江兩岸”水利綜合整治工程(光輝大橋-初溪攔河壩段)(以下簡稱“增江工程”)從眾多優質工程中脫穎而出,成為36個入圍項目之一,是廣州市唯一入圍本年度“大禹獎”的工程。據悉,該工程帶動了經濟、社會、生態等效益,使得該工程成為“廣州唯一”。
“增江工程”位于光輝大橋至初溪攔河壩的廣州市增城區增江河段,總長度約13公里,于2019年9月動工,2020年12月完工驗收,2022年5月通過水利工程竣工驗收。
廣州有眾多水利工程,為何“增江工程”能夠脫穎而出成為“廣州唯一”?廣州市水務局相關業務處室負責人介紹,在建設期間,“增江工程”便守住了2020年“6·8”洪水,工程的后續建設也為增江原有堤防進行除險加固,極大提升了增江的水安全。結合工程的推進,水務部門對圣皇洲、荔湖濕地、鶴之洲濕地等地進行生態修復,提升了增江流域的生態效益。因工程的實施,水務部門在“增江工程”范圍內同步配建增江碧道,碧道系統串聯起增城雁塔、南山鳳塔等人文景區,貫通1978文化創意園,也為修復后的濕地起到“生態廊道”作用,既提升了經濟效益,也帶來社會效益。受益于“增江工程”所配建的碧道,解決了增江沿岸缺乏休憩空間的問題。在與“增江工程”關聯的荔湖濕地公園南區,市民游客不僅可以沿碧道欣賞增江江景,還可以親近水生動植物,更可以在廣州碧道系統中少見的人工沙灘玩耍。除了荔湖濕地公園南區,鶴之洲濕地公園、初溪休閑公園、雁塔公園等地,目前均成為節假日增城本地居民和游客的“打卡點”。“增江工程”的落成,豐富了“增江畫廊”的旅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