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滄州市深入推進全市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的新成果。2023年,滄州市堅持綜合施策、標本兼治,打好“節引調補蓄管”組合拳,深入推進全市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降低超采區地下水開發利用強度,全年新增壓減地下水超采量3190萬立方米。
突出節水優先,深入開展全社會節水行動。今年,滄州市加強計劃用水管理,將用水計劃逐級分解到各縣(市、區)及各用水戶,嚴控用水總量。持續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目前已成功創建國家級節水型城市,擁有8個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縣。立足深化農業節水,堅持超采治理與糧食生產統籌推進,推廣節水技術和品種,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節水降耗、提質增效。深化工業節水,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和綠色環保等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節水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推動企業節水改造。深化城鎮節水,推動城市供水老舊管網改造由市政向庭院延伸,通過實施供水老舊管網改造、分區計量管理、壓力調控、智能化建設等措施,系統治理管網漏損。
突出引水蓄水,提高地表水保障能力。堅持長江水、黃河水、上游水庫水“多水并引”,今年已引水3.2億立方米。同時,加快海綿城市建設步伐,科學規劃布局排水防澇、雨水存蓄等設施,促進雨水資源化利用。提高海水淡化產能,在有條件的沿海城鎮將淡化海水作為市政新增供水及應急備用水源,鼓勵沿海區域新增高耗水工業園區或高耗水工業項目使用海水淡化水源。
突出農業壓采,強化種植結構調整。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通過調整農業種植結構、農技農藝相結合,發展適水種植。
突出水源置換,鞏固擴大水源置換成效。農村生活水源置換方面,重點實施農村供水管網改造提升,加強農村飲水工程維修養護,鞏固提升江水村村通成果。農業灌溉水源置換方面,以深層地下水灌溉區為重點,統籌調度外調水和本地地表水,置換農業灌溉取用深層地下水。在任丘市、泊頭市等9縣(市)實施河道清理整治、渠系清淤,發展農業灌溉水源置換面積55萬畝。
突出取水管控,健全完善地下水管理體系。深化農業水價改革,堅持工程建設與機制建立并重,統籌推進農業水價形成機制、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工程建設和管護機制、用水管理機制四項機制建立和落實。加強農業灌溉取水井管控,充分考慮農業灌溉用水應急需求,在水源置換等項目穩定達效后,選擇部分成井條件好、水量穩定、水質較好的取水井作為應急備用水源,進一步優化管控措施,確保豐有管、旱能用。同時,強化監督管理,落實日常管理,嚴格平時巡查、啟用申報等制度,確保取水井關得住、管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