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濟南啟動11條美麗幸福河湖規劃建設 今年計劃實施 64 項重點水務工程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4-14  來源:舜網-濟南日報  瀏覽次數:282
 濟南啟動11條美麗幸福河湖規劃建設 今年計劃實施 64 項重點水務工程

  本報4月11日訊 今天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凝心聚力抓項目 蓄勢賦能促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舉行。發布會上,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季孝圍繞“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水務支撐”介紹有關情況。

濟南啟動11條美麗幸福河湖規劃建設 今年計劃實施 64 項重點水務工程

  現代水網建設初戰告捷

  2022年,市城鄉水務局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新時期治水思路,堅持“供、排、蓄、引、治、保、工、管”系統治水,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水資源、安全水設施、健康水生態需求為目標,謀良策、出實招、求突破,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現代水網建設初戰告捷。編制《濟南市現代水網建設規劃(2021-2035年)》,提出了“水源互聯互通、排水通暢達標、河湖水清岸綠、泉水持續噴涌”的現代水網建設目標。加快落實規劃的各項建設任務,按照“續建項目抓進度、新建項目抓開工、儲備項目抓前期”的工作思路,分解工作任務,大力推進73個年度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72.5億元,2項工程獲得“國家優質工程”,4項工程獲得省“泰山杯”,2項工程獲得“山東省優質結構工程”。

  在水資源保障方面,立足缺水城市實際,壓茬推進太平水庫前期工作,全面建成白云水庫,完成臥虎山至錦繡川兩庫連通工程、楊家橫水庫增容工程主體工程,穩步推進四庫連通工程、玉清湖水庫-鵲華水廠調水工程,新建、改造城市供水管線100公里,完成548個村農村供水安全提升。全面推進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累計完成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面積392.5萬畝,全市萬元GDP用水量達到15.62立方米,預計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6548,成功申報國家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重點城市、國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連續20年保持國家節水城市稱號。

  在水安全基礎方面,建成長平灘區護城堤工程,完成43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115項水毀工程修復和5條河道治理工程,完善防洪減災工程體系。發布山洪災害預警短信115.55萬條,提前轉移可能受災害威脅群眾7086人,下達調度指令85次,調泄洪水4億立方米,成功應對“7·12”等強降雨過程。

  在水環境質量方面,改造雨污合流管網180公里,建成區黑臭水體繼續保持清零,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完成60萬噸/日。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占比達到57.35%。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0平方公里。建成“巡河記”公眾護水平臺,省級美麗幸福示范河湖達到28條。趵突泉等重點泉群實現19年持續噴涌,泉水直飲工程惠及20萬泉城市民。

  打通黃河兩岸城區供水渠道

  2023年,全市水務工作將以建設濟南特色現代水網為抓手,著力抓好水資源、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水文化五方面工作,為建設強省會提供堅實的水務支撐和保障。

  在水資源方面,完成太平水庫前期工作,確保年底開工建設,馬頭山水庫和武莊水庫續建工程完成項目立項,建成玉清湖水庫-鵲華水廠調水工程等4個水源連通工程,新增調水能力125萬立方米/日。謀劃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原水管道工程,打通黃河兩岸城區供水渠道。建成大橋、西關水廠,新建配套管線70公里。加快國家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重點城市建設,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降低至8.7%。實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提升235個村供水條件,農村供水水質達標率和供水工程縣級統管率均達到85%以上。嚴格控制區域用水總量、用水強度,加強節約用水管理,基本實現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全覆蓋。加快國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建設,完成大辛河、張馬河等4條河道生態補水再生水利用工程,實施韓倉河補水工程、沿線道路再生水管線工程,推廣再生水取水許可制度,探索再生水特許經營模式,深挖再生水開發潛力。

  在水安全方面,完成鵲山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加快玉清湖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完成徒駭河濟陽段等4條河道治理工程,啟動長清區北大沙河等3條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除險加固2座小型病險水庫,推進50座病險塘壩保安全加固項目,完成135處水毀工程修復,補齊防洪短板。按照“上攔、中疏、下泄”的治理原則,大力開展中心城區內澇治理,開工建設金雞嶺、臥虎山等10座山體攔蓄截洪工程,基本完成東濼河、西濼河等10條河道擴寬改造及綜合治理工程,同步實施雨水管網提升、道路積水改造等,進一步提升城市防洪除澇能力。

  7個區縣將實現雨污合流管網清零

  在水環境方面,今年將加快推進中心城區雨污合流管網改造和區縣雨污分流工程,改造雨污合流管線100公里、雨污合流制小區1000個,歷下區、長清區、章丘區、鋼城區、濟南高新區、商河縣、平陰縣實現雨污合流管網清零,全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繼續保持“長制久清”;加快華山北污水處理廠、國際醫學中心污水處理項目建設,全市40%的城市污水處理廠達到準Ⅳ類標準。新增983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黃河流域五區縣實現全域治理。完成臘山等3座通溝污泥處置項目,開工建設長清馬山污泥集中焚燒處置項目,提高污泥規范化處置能力。

  在水生態方面,持續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全面見效”,實施鋼城區大汶河干支流水環境治理項目,拓展融資渠道,啟動巨野河等11條美麗幸福河湖規劃建設,實現省級美麗幸福河湖全覆蓋。落實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三年強基行動要求,實施章丘區相峪等9個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0平方公里。堅持科學保泉、精準保泉,加強重點滲漏帶監管,開展重點滲漏帶生態修復治理,完成《濟南市城區水資源優化配置試驗方案(2023-2025年)》,完善濟南市地下水監測系統,全面完成自備井封停收官任務,確保正常降水年份重點泉群20年持續噴涌。修訂《濟南市名泉保護總體規劃》,推進成立名泉保護委員會,制定名泉標準,組織評選新增名泉,增強名泉認定權威性。

  在水文化方面,大力弘揚泉水文化,繼續實施名泉景觀整治提升工程,推廣市民泉水直飲工程,建設泉水直飲體驗館,新增30處泉水直飲項目;編纂出版《歷代史地文獻中的濟南泉水》等泉水文化書籍,開展“書畫千泉”等系列活動,全面展示泉水保護和文化建設成果。發揮“錦山繡水,潤澤泉城”“清蓮水務”等水文化品牌引領作用,全面總結提煉河湖、灌區等水文化,在工程建設和維護運行過程中注重融入水文化元素,實現水利與園林、治水與生態、親水與安全的有機結合。

  今年計劃完成投資約195億元

  規劃建設好現代水網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礎。市城鄉水務局以2020年為基準年,編制完成了《濟南現代水網建設規劃》。

  《規劃》以骨干河道和重要引調水工程為骨架,以河湖水系連通和灌排渠系為脈絡,以重點水庫湖泊為節點,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調控為手段,統籌水資源配置、水災害防治、水生態保護,確定了“三軸四源連多點、五橫十縱納百川”的市級水網總體布局和“南山北水”的城市生態格局。《規劃》提出了水資源優化配置、防洪減災體系建設、河湖生態保護治理、泉水保護與管理、水網智慧化建設、推進水網管理現代化六大任務,規劃了179項重點建設項目,匡算總投資約970億元,其中,“十四五”期間投資約676.9億元。截至2022年年底,已完成投資135.8億元。

  2023年,我市共計劃實施水資源、供排水、防洪減災、水環境治理等64項重點水務工程,年度計劃完成投資約195億元。其中,續建項目31項,年度計劃投資54.0億元;新開工項目33項,年度計劃投資141億元。截至3月底,已累計完成投資15.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07%。

  下一步,市城鄉水務局將按照《規劃》確定的項目庫、時間表,按照“謀劃一批、儲備一批、實施一批”的工作思路,積極推進未開工項目的前期工作,加快已開工項目安全、質量、進度管理,爭取早日建成“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濟南現代水網。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