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民生方面。以城鄉供水主管網為依托,因地制宜建設全市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實施管網延伸和集中連片規模化供水工程,保障單村供水水源和水質。到 2025 年,實施城區管網延伸和集中連片規模化供水工程,新建福山門樓、蓬萊邱山等 20 座水廠,改擴建龍口呂家、萊州王河等 10 座水廠,鋪設主管路 4900 公里。農村規模化供水覆蓋村莊達到5082個、人口367 萬人(戶籍人口),規模化供水服務農村人口比例達到85%。2026 至 2035 年,有序實施村內管網改造工程,累計改造村莊 4226 個,農村規模化供水覆蓋村莊達到 5322 個、人口 388 萬人( 戶籍人口),規模化供水服務農村人口比例達到90%。
在現有灌溉水源工程的基礎上,新建一批小水庫、攔河閘壩、機井等小型水源工程作為農田灌溉水源,大力發展管灌、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到2025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33萬畝,其中節水灌溉面積達到445萬畝;到2035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81萬畝,其中節水灌溉面積達到480萬畝。
保產業方面。在合理配置地表水、地下水、外調水基礎上,加快推進園區再生水、海淡水利用,按照黃渤海新區及蓬萊化工、山東裕龍石化、萊州銀海化工、萊陽新材料、牟平恒邦、煙臺化工等產業園批復的水資源論證報告配置再生水,加快向園區供水的再生水水廠提標改造及擴建,推進再生水管網工程建設。推動山東裕龍石化產業園、萊州銀海化工產業園、蓬萊化工產業園等配套海淡水處理項目落地實施。確保水資源論證批復中2025年2920萬立方米海淡水、2035年7760萬立方米海淡水得到有效利用。
保應急方面。實施地下水庫應急供水、增設應急抗旱供水井、外調水應急保障供水、海淡水應急供水等工程措施,在遭遇特大干旱或突發水安全事件時,城鄉居民生活和重點產業生產用水等得到有力保障。極端情況,地下水開采可超過4.22億立方米的控制指標,適量加大開采;在地下水庫庫區及其他富水地帶臨時新打應急抗旱供水井150眼,用于城市供水;對市區夾河流域永福園地下水庫及地下水源井等取水設施加強管護,確保市區干旱年份應急供水需求;在現有干旱年份機井水量不足的256個村莊規劃新打深井作為應急水源;加大客水調引力度,保障特枯年份的城市供水安全。充分利用海陽核電等項目,將海淡水作為應急備用水源,在干旱缺水年份,推動海淡水作為集中工業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