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是拓寬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近年來,肥城市老城街道充分發揮黨支部的帶動引領作用,立足區域資源優勢,積極探索農村產業發展新模式,切實打造“一村一品”,為當地群眾致富找到了一把“金鑰匙”,走出了一條既有發展前景又能富農的鄉村振興新路子,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
走進尚質居現代化高標準水產養殖大棚項目現場,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往地上養殖箱里放水進行試壓,為后期投放魚苗做好準備。
“項目一期占地300畝,目前已建設完成6個養殖大棚及60個地上養殖箱,每個養殖箱容量可達5000斤,下一步將引進南美白對蝦、鱸魚、桂魚、黃骨魚等品種。放水試壓完成后,預計15—20天便可投入使用。”該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
近年來,老城街道尚質居堅持綠色養殖和可持續發展,充分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積極探索特色水產養殖新模式,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良性互補,水產養殖也成了當地群眾增收的“新引擎”。
為了增加集體收入,尚質居多次組織“兩委”干部外出學習先進的技術經驗,通過氣溫、水質、水溫等條件改善水產養殖環境,以達到豐產豐收的目的。同時計劃利用大棚內的溫濕度條件,在棚內閑置區域引進靈芝進行培育種植,進一步開啟“種養結合”新模式,打造生態高效農業新樣板。
據了解,尚質居曾地處采煤塌陷區,大部分土地不能進行糧食種植。自土地流轉后,由集體投資300余萬元,先后與省內外成功水產養殖企業聯合,引進鮑肉魚、龍蝦、錦鯉等水產養殖項目,在盤活了閑置資產的同時,每年還能為集體增加收入60余萬元,帶動就業40余人,為尚質居今后集體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