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2022年終盤點:這些農村供水大事你知道幾件?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12-29  來源:水利部、E20供水研究中心  瀏覽次數:308
今年農村供水信息化建設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受智慧水利和數字孿生流域相關政策的指引,“三算”和“四預”得到充分的推進和實施。“三算”是指算力、算據、算法,分別對應智慧基礎設施、數字底板、模型和知識平臺。“四預”是指預報、預警、預演和預案,是業務應用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也是基于農村供水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得出的,目前各地在感知層、系統層、應用層都取得一定的進展,但總的來說,以數據指標的可視化和統計分析為主,深度應用才剛起步、還不夠充分,因此需要加強智能業務的挖掘與應用,服務于農村供水的各類場景。另外,農村供水設施大多體量較小,且位置多處于偏遠野外地區,抗風險能力不足。所以,“四預”體系建設也有助于提升農村供水設施的韌性,有利于長期持續的穩定運行。

具體而言,預報主要是依托氣象、水文的預報成果,建立對山洪、泥石流、旱情、寒潮、強降雨等自然災害對農村供水的影響預報,未來的重點主要落在對于影響范圍、影響程度和演變趨勢的掌控。預警包括發生概率較高的精準化預警和需要注意防范的提示性預警,比如一些設備故障、停電、水污染等突發事件對于供水工程和供水本身的影響預警。基于預報和預警,在不同程度、不同范圍、不同事故專題下開展預演。預案則是根據預演結果,從中擇優而取的最佳應對措施方案。

我們以浙江安吉為例,來闡釋在實操中如何構建以預報、預警、預演和預案“四位一體”的城鄉供水安全風險識別與管控多場景應用體系。具體的做法為:第一步,以問題為導向,分析風險點在哪里發生、何時發生、如何處置風險;第二步,再把對應的場景匹配上,切割至任務最小項,例如是水源、水廠、管網還是哪里,需要通知哪些人員,協同哪些部門;第三步,梳理數據需求,從哪個數源系統獲得。基于這些清單的梳理和關鍵點的識別,再圍繞“四預”的目標,由此推行多部門數據共享、全流程協同開展的城鄉供水風險識別管控體系。

下一步,總體的思路依然是以算據、算法、算力建設為支撐,以數字化場景、智能化模擬、精準化決策為路徑,加快建設、持續完善具有強大“四預”功能的業務應用體系,推動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

4. 水質提升專項行動重點鮮明

水質方面,今年的一大重點是隨著《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22)的發布,農村水質標準向城鎮看齊,對于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供水只有4項指標在條件受限時可以放寬。同時,從源頭到龍頭的水質管理體系進一步得到強化,強調千人以上供水工程中凈化和消毒設施的配備,無疑給許多技術應用帶來了大展身手的機會。

2022年10月,水利部會同生態環境部、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國家鄉村振興局印發《關于開展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的指導意見》,旨在通過聯合開展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加快提升農村供水水質保障水平。該政策明確,力爭用三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鄉鎮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千人以上供水工程按要求全面配套凈化消毒設施設備,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實現水質巡檢全覆蓋,農村供水工程規范化管理管護水平不斷完善。到2025年底,農村供水水質總體水平基本達到當地縣城供水水質水平。

從目標中,我們捕捉到另一個關鍵詞“巡檢”。其實早在年初印發的《2022年農村水利水電工作要點》中就提到“健全縣級水質監測中心巡檢和千噸萬人水廠日檢制度。”在過去,農村供水常見的三級監測檢測體系由“鄉鎮水廠自檢、單村水站送檢、主管部門抽檢”組成,可以看出規模化供水工程和分散式/小型供水工程在水質檢測上的差異。但實際上由于經費缺失、監測檢測資源不足等問題,大小水廠的水質檢測執行和監管并不到位,筆者建議從“資源統籌”和“分級分類”兩個層面推動解決。

資源統籌方面,可依托較大的水廠化驗室或水質監測檢測機構,建立區域化的水質監測中心,覆蓋周邊的水質檢測需求,開展水質巡檢,以降低水質檢測開支,提升農村供水水質檢測能力和效率。分級分類方面,建議以縣為單元,針對不同規模的供水工程,運用差異化的管理思路,細化水質檢測指標、檢測要求和檢測頻率。

以安徽歙縣的要求為例,“縣級農村飲水安全水質檢測中心應具備不低于42項常規指標檢測能力,配備必要的水質檢測人員,落實工作經費,負責承擔縣域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日供水20噸及以上的集中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水源水、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的水質定期檢測和巡檢;對日供水20噸以下的集中式和分散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水質進行抽檢,年內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年度水質檢測全覆蓋。規模水廠(日供水量1000立方米或供水人口1萬人以上,)應建立水質化驗室,配備檢驗人員和檢驗設備,開展水質自檢。”該條款具備較好的實操性,有利于農村水質監測工作逐步改善向好,設施進入良性運轉的軌道。各地可在借鑒的基礎上,制定出契合當地的水質監測檢測舉措。

5. 農村供水工程標準化管理正式啟動

農村供水地區差異性大,供水條件不同,技術參差不齊;受政策、經濟、需求等因素影響,農村供水長期處于動態發展中,管理體制機制、技術體系要求都在不斷發生變化。顯而易見,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的不可復制性帶來了標準化管理工作的難度。但正因為困難重重,標準化管理的價值和意義更加凸顯。標準化管理可以彌補專業養護人員的缺失,提升農村供水工程的運行管理效率,保障農村供水工程持續穩定發揮效益,值得下功夫攻堅克難。

2022年11月,水利部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農村供水工程標準化管理的通知》,正式開啟了標準化管理之路。具體的思路是:從制定標準化管理方案、完善標準化管理制度、推進標準化管理實施、做好標準化管理評價等方面,根據不同水源類型、工程規模等,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區農村供水工程標準化管理實施方案和管理制度,分類有序推進標準化管理。

在未來目標方面,也給出了清晰的期望:2025年底前,千噸萬人供水工程全面實現標準化管理;千人供水工程管理水平明顯提升。2030年底前,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面實現標準化管理。

標準化管理的推動離不開標準本身的制定,一是明確農村供水建設和管理過程中的基本要求和底線標準,制定強制執行標準,進一步規范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提高工程建設質量;二是制定不同類型和規模供水工程維修養護定額、人員配備標準等,使維修養護經費編制有據可依、計費規范。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