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3日,光明網訊,中宣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水利發展取得的成就。
保障農村供水、守住農村飲水安全底線,事關農民民生福祉。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司長陳明忠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水利部會同各個地方大力實施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累計完成了農村供水工程投資4667億元,解決了2.8億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鞏固提升了3.4億農村人口的供水保障水平,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了84%,比2012年提高了19個百分點,廣大農民祖祖輩輩肩挑背馱才能吃上水的問題歷史性地得到了解決。
一是建立了完備的供水工程體系。到2021年底,全國共建成農村供水工程827萬處,可服務人口達到9億人。
二是堅決打贏了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戰。全面解決了171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許多貧困地區的農牧民群眾生活都實現了從水桶到水管的進步。
三是告別了介水疾病的困擾。妥善解決了975萬農村人口飲水型氟超標和120萬苦咸水改水問題,廣大農民告別了飲用高氟水、苦咸水的歷史。
四是健全了管理責任體系。農村供水全面建立了地方人民政府主體責任,水行政主管部門行業監管責任和供水單位運行管理責任等“三個責任”體系,農村集中供水工程也全面定價收費,工程的長效運行體制機制不斷得到完善。
陳明忠介紹,為了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下一步,水利部要按照鄉村振興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繼續加大力度,推進農村供水保障工程的建設,不斷提高農村供水保障水平。重點做好全面鞏固拓展農村供水的成果、加快推進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實施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不斷健全完善長效管護機制等四方面工作。
二
想起挑水吃
親身感受使我認識到在國家諸多惠民工程中自來水工程為山區老百姓解決了非常大的問題,這是中國農村幾千年來連想都不敢想的問題。
從我記事起,作為農民挑水吃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每天挑一兩擔水用于飲水、做飯、喂豬等,如果洗衣服、喂牲口就要多挑幾擔。平常每天中午、晚上要將牲口趕到河里去飲水,這是小孩子的事,如果是大人,還要順便挑上一擔水回來,當然對于這樣的生活誰也不會當回事兒,太平常了,因為那是農民人天經地義的日常生活。
今年四月我到老家伺候我母親,照樣每天要用水,現在自來水就在大門口,提起桶子隨便就會拎回一桶水,拖布就在水龍頭下洗,洗一次隨便一桶水就沒了。輕松的用水使我起了年輕時候。記得有些家庭的小孩子經常姊妹兩個到河里去抬水吃,人們常常會看到兩個孩子因為抬水在半路上鬧矛盾的事兒。長大后就要一個人挑水吃,剛開始挑水的時候,上了溝坡還要休息一下,逐漸地換一下肩膀一口氣挑回家來。挑水一般是男人的活兒,但是當男人不在家的時候女人也照樣挑水吃。
水的質量更不用說,有時候把柳條編的框子用泥巴一抹,用手掬滿水,抬回去供人們喝,水里甚至于有很多米粒大小上下翻滾的紅色小蟲子,人們稱倒節子。
現在的用水量遠不是以前的那個用水量,根本不考慮多少的問題,想用多少就用多少。光洗衣服裝滿洗衣機一次恐怕一擔水還不夠,牲口都在家里飲水,有些人家養著一群羊,還有牛等牲畜,用水量遠不是過去的那個概念。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是過來人,感觸很深。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在各個方面快速發展,但是中國共產黨始終把老百姓放在心上,不要說大病救助、養老保險、貧困兜底等等,僅自來水一項對于全是山區的會寧來說確實一項巨大的工程,我至今都不敢想象這項工程是怎么完成的。
三
會寧飲水工程實施大事記
1978年6月7日 中共甘肅省委書記、蘭州軍區政委蕭華確定由省上投資,修建會寧城區飲水工程。
1980年10月 城區飲水工程竣工,縣城用水問題基本解決。
1987年 縣上確定興建27項人飲工程,改善中北部人畜飲水條件,兩年投資金267.4萬元,建成人畜飲水工程13項。新莊塬提水工程,從靖會電灌工程關川支干渠提水,解決新莊鄉1.08萬人1.4萬頭大小家畜飲水問題。劉家寨子飲水工程,引小堡河水到劉家子鄉政府所在地,解決劉家寨子四個村5410人5萬頭大小家畜飲水問題。截止1989年底,人畜飲水工程和靖會電灌工程解決13鄉13.73萬人14.58萬頭大小家畜的飲水問題,占缺水總人口60%,全縣共打水窖8.95萬個,挖澇池682個除特大旱年,人畜飲水問題基本解決。
1989年11月10日 新莊塬大型人畜飲水工程建成通水。12月4日,縣政府在劉家寨子召開萬人大會,慶祝小堡河人畜飲水工程竣工通水。
1990年8月18日 會寧被列為世界銀行貸款改水縣之一,當年發展一批人畜飲水工程。
1989—1992年 先后建設8處人飲工程(加援項目)。
1995年 省委、省政府決定實施“121工程”,集中力量重點解決特別干旱地區農民群眾的飲水困難。1995年以來,會寧縣通過實施“121”雨水集蓄、人飲解困、氟病區改水、農村衛生改水工程等,不同程度地解決了全縣農村群眾的飲水困難問題。
1997年8月26日 國家慈善總會副會長閻穎來會寧視察人畜飲水情況,并資助80萬元給慈善雨水積蓄工程。
1998年9月5日 閻穎率團來會寧檢查驗收捐資集雨工程。當月,在丁家溝等4鄉實施的白銀慈善雨水積蓄工程通過驗收。工程投資153.5萬元,新修水窖1453眼,硬化集流場8.95萬平方米,可解決994戶4296人22844頭牲畜飲水問題。
2002年12月9日 會寧縣農村人畜飲水解困工程通過省級驗收。
2004年 按照“政府組織、部門協作、國家補貼、農戶投勞、多方受益”的原則,在建設集雨水窖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加強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建設。
2001—2002年 實施人飲解困工程一期,總投資4848萬元,建成雨水集流場地2.98萬處255.75平方米,建成水窖3.09萬眼,人飲解困工程二期堅持水窖5598眼,配套集流場56.24萬平方米。1995年甘肅省“121”雨水集流工程啟動,至2005年全縣“121” 集雨工程4.33萬處,水窖8.13萬眼,硬化集流場434.25萬平方米,基本解決全縣40萬人口39.8彎頭大小牲畜飲水困難。
2010年2月27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在會寧考察旱情。在張城堡村,陸浩來到村民李明家里,首先察看了水窖的蓄水情況。“家里幾口人?”“窖里的水能吃到啥時候?”“糧食夠吃嗎?”“一年收入怎么樣?”陸浩問得十分仔細。“家里4口人,窖里的水不足1尺。”聽了這些情況,陸浩一臉凝重地說,當前的首要任務是一定要解決好干旱地區群眾的飲水問題,準確掌握人飲困難現狀,引導群眾開展抗旱自救,采取拉水、送水等辦法幫助群眾解決困難,確保群眾飲水不出問題。
2011年5月22日 引洮會寧北部供水工程開工典禮在頭寨子鎮馬家堡舉行。投資9.6億元的引洮一期會寧北部工程跨流域調水工程,為郭城驛鎮、新莊鎮等北部9個鄉鎮22萬人供水,年供水量1038.19萬方,日供水能力3.7萬方。
2016年 2012年以來的五年,整合各類扶貧資金35億元,解決農村安全飲水32.7萬人。
2017年以來,先后完成12項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并通過管網延伸和水廠改造,進一步提高了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供水能力和保障水平,清潔、衛生的飲用水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各個村組,實現了農村飲水安全的歷史性轉變。
2019年7月12日 縣委書記主持召開縣委財經委員會專題工作會議,聽取審議了關于整合資金安排2019年脫貧攻堅農村安全飲水項目。2019年底,會寧全縣實現了11.8萬戶52萬人(2020年,會寧常住人口40.16萬)全部用上了自來水,歷史性的解決了幾千年來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2020年 會寧實施農村飲水安全提升改造,總投資3.3億元,當年落實2.1億元。《白銀日報》2020年12月3日報道:會寧共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2項,實現28個鄉鎮284個行政村1967個自然村農村飲水安全管網全覆蓋。全縣118227戶528607人農村人口,通過采取“自來水入戶”“自來水入戶+水窖”“供水點+水窖”“鄰里取水+水窖”“在安裝窖水凈化設備鄰里間取水”等方式實現了“飲水不愁”。
2021年 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縣農村戶籍人口安全飲水實現全覆蓋。
“十三五”期間,歷史性地解決了會寧人民祖祖輩輩靠天吃水、靠泉吃水、靠河吃水,挑水吃、拉水吃、馱水吃的艱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