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著自家的一畝水稻趕著趟兒拔節抽穗、灌漿結實,樂至縣金順鎮金順社區村民陳念益揪著的一顆心終于放了下來。“多虧了毗河水,今年的谷子才有收。”陳念益說,在水稻抽穗灌漿的關鍵時刻,毗河水的到來,讓自己的這塊稻田沒有因為干旱而受災減產。
持續高溫晴熱 20余萬畝農作物受災
持續一個多月的高溫晴熱天氣,樂至出現中度氣象干旱。加上全縣41座病險水庫放水整治,樂至灌溉缺水現象突出,部分鄉鎮群眾生活飲用水出現困難,且旱情正持續加重。
樂至縣金順鎮金順社區黨支部副書記倪庭拿棍子測量了一下,村里稻田裂開的口子有1米多深,10多厘米寬。當地已經接近40天無有效降雨,金順社區的300余畝玉米和約400畝水稻極度缺水,生長狀況堪憂。
“頂花干枯,龍須萎蔫,沒有授粉結起玉米粒,這就是持續高溫少雨導致的。”7月29日,在金順社區的一塊玉米地旁,樂至縣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楊建文告訴記者,當前夏季播種的玉米陸續進入揚花期,高溫熱害十分不利于玉米授粉。
楊建文向記者提供的樂至農業農村災情統計表顯示,截至7月29日,樂至縣主要作物受災達到22.5萬畝,受災較為嚴重的是夏玉米、水稻、大豆、紅薯等。其中,玉米受災面積為12.5萬余畝,水稻受災面積為2萬余畝。同時,佛星、寶林、良安等10余個鄉鎮出現一定程度的人蓄飲水困難。
為緩解樂至旱情,7月中旬,樂至縣向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毗河管理處申請應急供水2000萬方,以保障農業灌溉用水、城鎮居民生活用水及河道生態用水。
持續補水一月 解渴5萬余畝農田
樂至縣盛池鎮馬鞍橋下,毗河水隨著10余米高的泄水渠奔騰而下,注入索溪河中。自7月25日毗河一期工程放水后,樂至境內9座泄水渠均參與開閘引水,涉及該縣12個鄉鎮及街道。
據樂至縣水務局總工程師唐一平介紹,此次毗河補水為期一月,從7月25日持續到8月27日,總調水量2000萬方。計劃向境內索溪河、蟠龍河、童家河、蒙溪河四大重點流域河道補水約1500萬方,用于解決5萬余畝農田灌溉問題;向岔岔河水庫、十里河水庫、八角廟水庫補水約500萬方,用于解決城鎮生產生活用水緊缺問題。
倪庭告訴記者,今年5月,毗河供水工程首次向樂至供水時,正是金順社區水稻栽植的時候,他們抓住供水機會實現了滿插滿栽。此次供水,也正值水稻抽穗灌漿的關鍵期,奠定了水稻豐收的基礎。但因為水利配套渠系的不完善,地勢較高的玉米、花生、紅薯地,仍沒有受到毗河水的潤澤。
在寶林鎮萬斤溝村,毗河水的到來,極大減少了桂花灣水庫的供水壓力。該水庫于7月24日向灌區供水,解渴約1萬畝農田。“之前稻葉干得起卷卷,現在緩解了,稻田蓄的水能夠滿足后期生長需要。”樂至紅仁糧油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仁見說道,今年自己流轉的600余畝稻田豐收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