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夾巖水利樞紐工程————畢節從“試驗”到“示范”的試金石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05-31  瀏覽次數:469
 

▲圖為蓄水前的夾巖水利樞紐工程水庫大壩

▲下閘蓄水后的夾巖水利樞紐工程水庫大壩

1988年,經國務院批準,以“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為主題的畢節試驗區建立;2021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畢節市聚焦“一區三高地、五個新畢節”建設,開啟從“試驗”到“示范”的跨越。

翻開畢節試驗區的歷史,水利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特別是夾巖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讓畢節的水利建設全面提速發展。

一直以來,畢節始終大力發展民生水利,但是在很多地方還是無法保證充足的水源,因此,一個宏偉的藍圖誕生了,那就是——夾巖水利樞紐工程。作為國務院確定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和貴州省水利建設“三大會戰”的龍頭項目,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對畢節乃至貴州水利建設具有全局性意義,同時也是畢節從“試驗”到“示范”的試金石之一。

藍圖繪就:源頭變龍頭

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西南地區(云、貴、川、渝、桂)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災,凸顯了水源工程供水能力嚴重不足問題。2010年4月,為積極應對近十年來西南地區日益嚴重的旱災形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以及水利部的安排部署,由長江委牽頭、珠江委配合,西南地區各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參加編制了《西南五省(自治區、直轄市)重點水源工程近期建設規劃》(簡稱“骨干水源工程規劃”);同年4月,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臨貴州省指導抗旱救災工作,提出“三位一體”規劃。“三位一體”規劃及“骨干水源工程規劃”均提出了興建夾巖水利樞紐工程。

自2010年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前期工作開展以來,省、市兩級黨委、政府采取超常規的工作措施,充分調動一切力量,全面協調各方關系,各相關前期工作同步開展,各項專題工作平行推進。2010年12月完成了工程規劃報告;2011年4月水規總院組織對規劃報告進行了審查,2011年8月規劃報告通過水規總院復審,2011年12月水規總院向水利部報送了規劃報告審查意見;2012年3月水利部對規劃報告進行了批復,2012年5月水規總院對項目建議書進行了審查,2012年7月項目建議書通過水規總院復審,2012年9月水規總院將審查意見行文上報水利部,2012年11月水利部向國家發展改革委報送了項目建議書審查意見;2013年3月國家投資項目評審中心對項目建議書進行了評審,2013年6月項目建議書通過國家投資項目評審中心審查,2013年8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對項目建議書批復。2013年4日至6日水規總院組織對可研報告進行了預審。2013年10月28日,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動工,標志著把“水源頭”變成“水龍頭”的宏愿得以實現。

夾巖水利樞紐工程是“十三五”期間國家分步建設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其水庫規模、灌溉規模、供水規模和投資規模在貴州省單項水利工程中均屬最大,有貴州水利建設“一號工程”之稱;壩區位于六沖河干流、七星關區與納雍縣的界河上,壩址位于七星關區田壩鎮潘家巖腳,工程初設概算批復總投資186.49億元、設計灌溉面積100萬畝、供水人口300萬。截至2021年12月,夾巖水利樞紐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81.55億元。

奮進其時:高峽出平湖

2021年12月28日,隨著夾巖水利樞紐及黔西北供水工程水源區大壩生態洞閘門放下,夾巖水利樞紐及黔西北供水工程正式下閘蓄水。這是畢節試驗區2021年取得的一個標志性的重大建設成果。

2015年12月,夾巖水利樞紐主體工程開工,報水利部開工備案;2016年12月,導流洞貫通具備過水條件;2017年9月,順利實現截流;2018年12月,水源大壩提前填筑至1266米高程;2019年4月,大壩一期面板施工完成;2019年8月,大壩填筑封頂;2020年11月,溢洪道施工完成;2020年11月,首臺機組安裝完成;2021年8月,通過下閘蓄水安全鑒定;2021年9月,通過下閘蓄水階段水保驗收;2021年10月,導流洞一期封堵完成;2021年11月,通過下閘蓄水階段環保驗收;2021年12月,通過下閘蓄水階段移民專項驗收(終驗),開始下閘蓄水。

夾巖水利樞紐工程水庫壩型為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最大壩高154米,總庫容13.25億立方米。主工程估算總投資170億元。輸水干渠、支渠總長度1008公里,壩后電站裝機容量9萬千瓦,年平均供水量6.93億立方米。

目前,水源工程主體施工全部完成,畢(節)大(方)供水工程計劃2022年底全部完工,灌區骨干輸水工程計劃2022年底全部完工,支渠工程計劃2022年底全部施工完成。66個月后,高峽出平湖,畢節這片干涸的土地將充滿無限生機。

作為貴州省水利建設“三大會戰”的龍頭項目,夾巖水利樞紐工程的開發任務以供水和灌溉為主,兼顧發電,并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及改善生態環境創造條件。

乘風起航:未來煥生機

夾巖水利樞紐及黔西北供水工程是“十三五”期間國家投資建設的重大骨干水利項目,同時也是貴州省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

21年前畢節的水利建設在西部大開發中起步,21年后畢節水利建設依然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勇闖新路,乘著西部大開發的東風,總投資超過186億元的貴州水利建設“一號工程”——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大壩正式下閘蓄水。

夾巖水利樞紐工程是一座以城鄉供水和灌溉為主、兼顧發電的綜合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主要由水源工程、畢(節)大(方)供水工程和灌溉區骨干輸水工程等組成,其中:水源大壩為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最大壩高154米、壩長429米;畢(節)大(方)供水工程取水隧洞長755米,供水工程線路總長26.8公里;灌區骨干輸水工程渠道總長648.19公里。

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后,將在黔西北地區構建起以大型水利樞紐為支撐的安全有效的水資源保障體系,有效支撐區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從根本上解決黔西北地區工程性缺水問題,對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不僅可以解決90.03萬畝農田灌溉,還將為畢節和遵義兩市的10個縣(市、區)69個鄉鎮365個農村集中聚居點和8個工業園區共計300萬人提供生產生活用水,并為區域鄉村振興及改善生態環境創造條件。

該工程涉及畢節、遵義2個地級市,受水對象包括畢節市的七星關區、納雍縣、赫章縣、大方縣、織金縣、黔西市、金沙縣和遵義市的播州區、紅花崗區、仁懷市等10個縣(市、區),建成后年平均供水量6.93億立方米。

 

夾巖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對我市乃至全省加快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標志性、引領性意義。

畢節市圍繞“四新”主攻“四化”,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成后的夾巖水利樞紐及黔西北供水工程將使畢節水利基礎設施薄弱的現狀得到根本性改變,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在黔西北大地上繪就一幅絢麗多彩的嶄新畫卷。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