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3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題研究加強2022年水利工程建設擴大有效投資有關工作,明確今年再開工一批已納入規劃、條件成熟的項目;4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明確加快審查審批重大水利項目,推動工程盡早開工建設;4月11日,水利部召開水利工程建設工作會議,要求各地在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基礎上,加快實施在建水利工程,創造條件新開工一批項目。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全力以赴加快工程建設,各地水利部門凝聚共識,謀篇布局,展現出了新作為、新擔當。從本期起,我們刊發系列報道,介紹各地水利部門全力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的做法和經驗。敬請關注。
廣西:有力有序實施水庫除險加固
2021年,廣西有力有序加快推進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工作,努力消除水庫安全隱患。
堅持高位推動,狠抓責任落實。到2020年底,廣西有大中型病險水庫36座,占全國總量256座的14%,是全國除險加固任務最重的省份。廣西將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列為《廣西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規劃》中的重要任務,納入了自治區績效考評指標體系和河湖長制管理體系。2021年9月,在市、縣政府完成換屆后,廣西水利廳將2021年度水庫除險加固主要工作目標函告各設區市政府領導,提醒履行好領導責任。
堅持問題導向,狠抓精細管理。一是創造條件推動新項目盡早開工。二是全面實行“一表N單”管理,自治區、市、縣三級落實專人盯辦。廣西列入國家《“十四五”水庫除險加固實施方案》的36座大中型病險水庫中,已下達中央投資27座,目前已竣工驗收1座,完工9座;未下達中央投資的9座水庫有1座已開工,1座正在開展招標,7座初步設計已完成審查正在履行報批程序,力爭上半年全部完成批復。三是加快推進完工項目驗收。2021年5月,廣西啟動實施驗收攻堅三年行動。按照年底歷年完工的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項目竣工驗收不低于30%目標,明確各項目的驗收節點任務和責任單位,定期通報進展。2021年,共完成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項目驗收48項。
河南:加快補齊水利工程短板
河南統籌實施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四水同治”,先后謀劃水利重大項目90項,總投資10738億元,并著力抓好項目落地、實施、驗收等工作,加快補齊水利工程短板,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創新舉措,推動項目實施。一是加快前期步伐。河南省水利廳建立廳領導分包責任制,推動項目盡快落地。“十三五”后期謀劃的十大工程,總投資340多億元,已開工建設9項;“十四五”期間的25項重點水利工程,估算總投資1840多億元,目前已開工10項,今年計劃再開工6項。二是創新籌資舉措。河南省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資機制,助力水利工程建設。引江濟淮(河南段)、小浪底北岸灌區、小浪底南岸灌區、袁灣水庫等工程,通過PPP、BOT等形式社會融資560億元,解決了財政資金不足問題,同時充實了建設管理力量,收到了“兩手發力”的良好效果。三是狠抓建設進度。建立“周報送、月通報、季調度、半年觀摩、年終考核”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十大水利工程已完成投資260億元,占批復總投資的76.5%。今年以來,25項重點水利工程完成投資130億元,水毀修復和“四水同治”重大項目完成170億元,實現了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開門紅。四是確保工程質量。堅持壓實政府監督責任,全省市縣兩級政府全部成立質量監督機構,所有在建重大工程全部成立項目站。加大實體質量巡檢、抽查力度,特別是對重大水利工程實現全覆蓋。五是實現安全度汛。河南緊盯重點工程、薄弱環節,早部署、強落實、嚴督導,確保了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度汛安全,出山店水庫、前坪水庫等工程發揮了巨大的防洪和社會效益。
強力推進,加快竣工驗收。2021年先后完成了出山店水庫、河南省淮河干流一般堤防加固、河南省淮干灘區居民遷建等重大水利工程竣工驗收,前坪水庫工程正在積極推進驗收工作,力爭6月具備竣工驗收條件。納入今年驗收任務的619個項目,目前已完成驗收237項。
重慶:系統推進中小型水源工程建設
重慶市近年啟動實施“水源工程建設三年行動”和“重慶水網建設”,開工建設了一大批中小型水源工程,助力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構建重慶水網新格局。2018年,重慶市政府就印發了“水源工程建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動態開展185個重點水源工程前期工作,規劃投資1200億元,完成127座大中小型水源工程前期工作。2021年,市政府提出“一核兩網·百庫千川”的重慶現代水網架構,規劃大中小型水源工程200余座。重慶市每年年初印發前期工作指導意見,市政府定期調度,壓茬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實現了“資金等項目”向“項目等資金”轉變。
制訂計劃,壓茬推進,促進項目效益早發揮。一是抓年度施工計劃制定。每年年初逐個對項目進行研究,將年度投資、建設任務、重要節點、驗收計劃等目標細化到月,實行月調度、季通報、年考核。二是抓建設重要環節管控。實行新開工項目“上門服務”制度,開工初期重慶市水利局相關處室赴現場與項目業主及參建各方見面交底,明確建管要求。對安全度汛壓力較大的項目,實行處級干部“一對一”對口服務聯系,確保安全。三是抓項目掃尾驗收。明確“三年驗收”計劃,并將項目驗收情況與新上項目、資金安排掛鉤。四是抓工程建設質量監督。充分運用巡監制、專家質量核查、第三方檢測、區縣聯合、專家支撐等機制,實行“清單化監督”“總體﹢分項備案”機制,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合格。五是抓在建項目安全監管。緊盯度汛風險大、安全隱患大的項目,實行“局領導包片,處室(單位)包縣”的方式,以暗訪為主,結合檢查情況現場填寫隱患整改通知單,實行閉環管理,落實施工現場安全生產與工程建設同步部署、同步檢查、同步考核。
本組系列報道文字由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水利廳(局)提供
策劃:楊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