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用上潔凈的自來水。
花斜村的用水難問題,終于得到了徹底解決。這得益于去年省委、省政府實施的“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工作部署,得益于市委、市政府舉全市之力推進此次攻堅行動的工作舉措,得益于當地干部群眾埋頭苦干實干的工作作風。
像鄧伯一樣,全市農村約160萬人喝上了清潔衛生放心的自來水,基本實現集中供水全覆蓋,按時完成省定目標任務。
根據省委、省政府“2021年底前基本實現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工作部署,我市的任務量約占全省任務三分之一,是全省任務最重的地級市,是全省供水工作的主戰場。
村民用上潔凈的自來水。
我市堅決把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克服人口基數大、財政基礎薄弱、處于典型山區、人口居住分散等困難挑戰,扛起責任擔當,以上率下高位推動。
村民用上潔凈的自來水。
?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掛帥出征、指揮部署,分別擔任工作專班第一組長和組長;
?實行市四套班子領導分片包聯、專班成員單位掛鉤督導的工作推進機制,深入一線指導解決問題。
?出臺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攻堅行動方案、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攻堅實施方案,將重點任務分解落實到相關責任單位。
?建立健全組織領導體系,市縣鎮村四級書記抓供水,逐級傳導工作壓力,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上下聯動”的責任落實體系。
信宜市白石鎮四方田村水廠。
在地方財政吃緊的情況下,我市整合政策資源,全力籌措資金24.71億元用于農村集中供水工作,新建、改擴建水廠73座,建設小型集中供水工程342座,新增供水規模6.47萬噸/天,敷設管道總長度超2.8萬公里。
聯合專業化水務公司(粵海水務)探索實踐EPC+O等模式,地企合作破解資金、技術和效率等難點問題,全程掛圖作戰,緊盯節點目標,“搶晴天、戰雨天、斗夜間”,派駐工作組定點督導工作落后地區。不定期開展督查暗訪、常態化提醒約談,累計明查暗訪200余次,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化州市合江鎮一體化水廠管網。
我市未實現集中供水覆蓋人口大部分生活在山區,居住分散、地理條件異常復雜。對此,我市堅持高質量嚴要求,因地制宜,通過新建小型一體化集中供水工程和城鎮水廠擴網分類解決山區和鄉鎮郊區飲水問題。
同時始終堅持把高標準高質量貫穿項目建設全過程和各環節,設計前期充分聽取群眾最關心的水源選取和管網走向等意見建議,施工期間實行質量“雙監督”,除監理單位外,邀請村民擔任監督員全過程跟蹤監督。
嚴控材料質量,通過“比武招親”建立廠家(品牌)庫,確保建材都用“牌子貨”。工程建成后發布查漏補缺通知通告,全面開展建設質量大檢查,一宗一宗地查、一村一村地審,累計共排查新建一體化水廠7座、小型集中供水工程342座,組織開展專項審計,落實問題整改,確保工程質量經得起檢驗,成為真正的“民心”工程。
信宜市錢排鎮云開村水廠為村民提供潔凈的自來水。
我市充分發揮政府和社會各方面力量,最大限度讓利于民,多方聯動凝聚合力。
?信宜市全面免除群眾的報裝費用,電白區對裝表入戶農戶補助1000元/戶,化州市根據村內管網工程進度分別補助農戶150-300元/人。
?公布供水服務熱線,暢通問題反映渠道,妥善化解問題投訴。
?在省市主流媒體刊發播報農村集中供水新聞,發放宣傳冊及倡議書,發布動畫宣傳片,營造良好氛圍。
?組織動員農村群眾10527人次“以工代賑”,提高群眾收入;理順工農關系,協助解決工農矛盾問題861個,有效激發人民群眾的干事創業強大動力,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全方位聯動護航集中供水。
施工隊幫村民鋪設自來水管。
著眼于城鄉供水一體化,建管并重,于2021年12月底在全市范圍內建立縣級統管機制,構建城鄉供水新格局,為我省探索改革供水運營管理模式提供了“茂名路徑”。
依靠本土企事業單位力量實現專業化運營管理,“以水養水”。
?茂南區確定專管人員,一體化管理。
?電白區和濱海新區引進建設智慧水務平臺,實現通水全覆蓋與智慧化服務無縫銜接。
?信宜、高州、化州市通過引進專業化水務公司(粵海水務),簽訂城鄉供水經營協議或統籌管理意向書,按市場化原則投資、建設和運營合作范圍內的供水設施,全面實施全域供水一體化、供水產業一體化、建設管理一體化,規范完善管理標準和制度,科學合理制定水價,全面建立縣級統管機制,確保農村供水工程安全穩定運行、長期發揮作用。
信宜市錢排鎮云開村水廠制水車間。
實現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后,我市將繼續積極推進農村供水提質增效,通過優化水資源配置、完善工程布局、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建立健全工程管護制度等,把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成果同城鄉供水一體化有效銜接,實現農村供水同標準、同質量、同服務和規模化發展、標準化建設、一體化管理、專業化運作、智慧化服務保障體系,保障農村供水安全,為加快城鄉融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建設現代化濱海城市提供堅強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