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安全作為一項民生工程,關乎著群眾生產生活和身體健康。提高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既要著重保護現有在用的飲用水水源,也不能忽視對備用飲用水水源的監管,真正做到有“備”無患。
為從源頭確保用水安全、保障優質備用水源,津市市檢察院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針對備用飲用水水源開展了專項檢察監督。通過深入津市轄區內4個鄉鎮,實地調查核實9處備用水源地保護情況。調查發現,部分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均存在隔離防護設施缺失、破損的問題,他人可隨意出入進行垂釣、取水等活動,危害備用水源地安全。

筑牢飲用水源“防護網”
對此,該院及時向行政職能單位發出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對備用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進行全面排查,及時整改違法情形;同時加大日常監管力度,完善水源地圍網管護制度,消除備用水源安全隱患。
此前,該院還探索運用公益訴訟主動服務人大“1號議案”,針對津市現有在用的“千噸萬人”集中式供水水源地--西毛里湖飲用水水源開展了專項檢察監督,有效整治破壞水源地生態環境資源的違法情形。
津市市檢察院始終把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作為履職宗旨,聚焦水源地保護、飲用水安全問題,依托“河湖長+檢察長”協作機制,制發檢察建議,加強跟進監督,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筑牢備用水源“防護網”,夯實現用水源“防火墻”,全方位保障百姓飲水安全、用水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