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強化工作機制。許昌市政府多次召開各縣(市、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協調會、推進會,實行聯席會議、專班例會工作機制;先后出臺了工作意見、實施方案、績效考核辦法、驗收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壓實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的主體責任,充分發揮街道辦事處的主體作用和社區居委會的落實作用,調動老舊小區業主參與的積極性,形成了“市級統籌、縣區主責、街道主體、社區落實、業主參與”的工作格局。
二是做好群眾工作。各縣(市、區)住建部門、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形成合力,通過入戶實地走訪、召開小區業主代表會議、小區微信群征集意見、發放調查問卷等多種方式,深入老舊小區實地調查,征求意見建議,群眾同意改造率不低于業主總戶數的2/3。在改造項目謀劃前期,把居民同意出資或同意配合拆除違法建設的小區,優先列入計劃實施改造。擬定的改造方案在小區公示,并結合公示征詢到的合理化意見建議確定最終改造方案。在改造過程中,選取業主代表和退休老黨員全程參與監督改造工作,確保老舊小區改造的質量和效果。
三是注重改造實效。從老舊小區短板弱項著手,消除安全隱患、完善配套設施。對老舊管網應改盡改,解決汛期雨水倒灌、污水漫溢的歷史問題;發揮產業優勢,利用本市企業許繼集團、美特橋架公司等資源優勢,在多個老舊小區安裝智能充電樁,對各類管線進行規范架設,解決強弱電線路亂扯亂掛的難題;樹立典型示范,實行市、區兩級財政補貼的辦法,推動加裝電梯工作,目前中心城區共計安裝18部電梯,其中13部電梯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四是強化施工質量安全。項目建設單位全程跟蹤,對工程材料嚴把質量關;通過張貼標語、小區電子屏、微信群等多種方式,加大安全教育宣傳力度;強化監督檢查,通過招聘專門的監理公司、邀請居民代表全程監督等方式,抓好老舊小區改造質量安全。
五是探索長效管理機制。對改造提升后的老舊小區,堅持老舊小區改造與管理同步推進,建立健全社區、業委會、物業公司三方聯動協調機制,通過實施連片改造和管理、引導業主完善自治組織、開展紅色物業創建等多種方式,確保老舊小區“不但建好,更要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