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壽縣全域安全供水調度中心。
9月26日,記者從仁壽縣獲悉,該縣文林水廠近期獲得國家級榮譽:在國家水利部公布的2021年度農村供水規范化水廠名單中,仁壽縣文林水廠榜上有名。
本次全省僅有5個水廠,獲國家級點贊。文林水廠獲贊,正是仁壽縣供排水有限責任公司,以規范化、智能化建設現代化水廠、高質量發展的美麗見證。
經過近10年的努力,目前仁壽縣30個鄉鎮,120多萬群眾,喝上了優質的自來水,普及率達92%以上。
全域安全飲水,有了精彩的“仁壽樣板”。
嚴格檢測把好水質關
9月26日,早上8時28分。水質檢測員羅菊花,從城區到公司上班,途經北門水庫一水廠時,順道取樣。
8時58分,源水取樣;9時18分,三水廠;9時29分,二水廠;9時36分,文林水廠……
取樣完畢,羅菊花和同事曾麗娟兩人開始了常規的水質檢測。
濁度、二氧化氯、臭和味、肉眼可見物等9項,是每天必檢項目。
當日上午10時多,記者在仁壽縣供排水有限責任公司水質檢測中心,見到曾麗娟時,她正在填寫當天的水質檢測數據。
濁度、二氧化氯、臭和味、肉眼可見物等5項數據,已出結果,均符合標準。
“細菌總數、耐熱大腸桿菌數要2天才出結果;總大腸菌群1天出結果。”化驗中心負責人楊麗華介紹,為加強飲用水安全,提高預防控制和處置水質突發應急事件的能力,水質檢測中心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建立了《水質檢測制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等相應制度,每天都會對源水、四個自來水廠、還有覆蓋鄉鎮的66個管網末梢水,取樣進行定期檢測。
“除每天對出廠水渾濁度、耐熱大腸菌群等9項水質指標常規檢測外。檢測中心每月會對水源水、出廠水、管網水進行34項水質指標項目全分析檢測。”楊麗華介紹,除了公司的自我檢測外,仁壽縣疾控中心等職能部門,也會定期、不定時對源水、出廠水、加壓站出站水、管網末梢水等水質進行監測。
她拿出的一份近期仁壽縣疾控中心衛生檢測結果報告顯示,包含鐵、錳、氯化物等34項內容的檢測,結果全部為合格,完全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標準化規范化的管理
規范的水質檢測,只是仁壽供排水公司規范化管理的美麗一瞥。
仁壽縣供排水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按照行業規范,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水質檢測、設備維護維修、抄表收費、管道搶修維護、營銷服務等一系列標準化、規范化的制度。
“特別是針對農村供水管理難點,公司不斷強化供水服務措施。在富加、文宮兩個鄉鎮營業部,投入專用搶險 維修車輛、設備、成立黨員先鋒服務隊,讓服務跟進千家萬戶,精心打造‘溫心’服務品牌。”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仁壽縣水務局相關人士介紹,仁壽是擁有154萬人的人口大縣,群眾大多數散居在2716平方公里的廣袤丘陵地區。全縣境內無大江大河,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積,位于海拔較高的二峨山脈和榮威山脈,全縣年人均水資源僅為全省平均的四分之一,屬重度缺水地區。
2010年7月以來,仁壽啟動了統籌城鄉全域安全飲水工程建設。陸續推進建設了“一洞五廠六線”骨干工程和“進村入戶”飲水安全工程,將黑龍灘水引向廣闊的農村,提高了農村集中供水率,推動了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發展。目前,仁壽自來水管網里程,超過2200公里,覆蓋全縣30個鄉鎮、120多萬人口。
為了保證自來水供應的穩定,仁壽縣還專門出臺了《村鎮供水管理辦法》、《村鎮集中供水建設標準》、《村鎮集中供水運行管理服務標準》等制度,對農村供水全流程予以規范,確保運營管理規范化,讓120多萬群眾,喝上安全放心的自來水。
高質量發展的步伐
9月26日,上午10時52分。
仁壽縣全域安全供水調度中心。
“城區歡度佳節小區,壓力低。”略顯刺耳的報警聲音響起。值班經理李偉發現,報警處管網壓力到了0.23的下限值。“馬上過去檢查。”一道指令,從調度中心,迅速的下達到了管網所……。
全域安全供水調度中心的一幕,是仁壽縣供排水有限責任公司,加快信息化建設、高質量發展的見證。
公司相關人士介紹,全域安全供水調度中心,投資近千萬,涵蓋智慧水務系統多個專業領域,包括:中心基礎設施建設、水廠自動化改造、物聯網在線(流量、壓力、水質)監測系統建設、軟件平臺建設、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創新等。通過全域安全供水調度中心建設,解決了全域安全供水水源地、水廠、加壓站各自獨立進行管理的“單兵作戰”問題,形成安全調度中心與水源、水廠、加壓站協同工作的模式。
目前,投入使用的仁壽全域安全供水調度中心,充分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手段,智慧地實現了對黑龍灘水源包括視頻、水質在線監測,流量遠程調控;實現了文林水廠等四個水廠無人值守,制水全部都由調度中心統一操作完成。實現了所有加壓泵站遠程控制。是目前四川省內、乃至西南地區已建成的最先進的縣級智慧水務調度中心。
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的建設,帶來的是公司的加速高質量發展。
喜人的數據表明:今年1-8月,公司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2827萬元,增長率28.3%。實現利潤1878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66萬元;上繳稅金1925萬元,較去年同期895萬元增加1030萬元。
做好鄉村振興“水文章”
9月27日,上午10時。仁壽縣懷仁街道吊慶社區。蜿蜒的盤山公路兩旁,隨處可見櫻桃樹。
吊慶社區,上千畝的櫻桃基地,是仁壽城郊近新興的網紅地。
每到紅紅櫻桃掛滿枝頭時,這里總是車流穿梭,人滿為患。
當日,沿盤山公路,往分水方向前行。滿是櫻桃樹的田野里,少了往日的喧囂。公路邊,順序放著的12米長、口徑200毫米的黑色無縫鋼管。
“我們在吊慶村,建設兩座加壓站,鋪設19公里的管道,解決吊慶櫻桃基地游客增多、供水不足和二峨山分水片區農戶飲水問題。”仁壽縣供排水有限責任公司文宮營業部經理周勇介紹。
吊慶村分水第二加壓站,在海拔610米的山頭。記者現場見到,加壓站基礎已澆筑完畢。
“從這個加壓站,通過11公里的管道,把水抽到對面海拔730米的山頂上,再利用自流,自來水通過8公里的管道下山,送到海拔400多米的分水片區(黑龍灘鎮大井社區和石田村),解決當地山區1000多戶村民飲水問題。”周勇指了指對面更高的山頭說。
吊慶村分水第二加壓站的建設場景,正是仁壽縣全域供水個鞏固提升工程穩步推進的美麗畫面。
為了進一步鞏固提高農村供水保障水平,統籌城鄉全域供水格局,今年年初,仁壽縣啟動了全域供水(2021-2023)鞏固提升工程。該工程項目歷時三年,涉及全縣25個鄉鎮。
“今年年底將完成改擴建供水管網86.1公里,配套建設泵房、高位水箱及附屬設施,涉及供水線路14條,屆時項目去17個鄉鎮內缺水、少水、水壓水量不足等現象將得到全面緩解。”仁壽縣供排水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讓全縣群眾,都喝上安全優質優價的自來水,是我們的初心和使命。”仁壽縣供排水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一個現代化的供排水國企,公司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通過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強化反哺回報社會的能力。本次供水鞏固提升工程的實施,將進一步補齊全域供水工程輸水短板,持續提升城鄉供水服務保障能力。公司將勇擔國企責任,奮力沖刺年底農村飲水全域覆蓋目標,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供水保障和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