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訊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黃仕強)7月8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重慶市城市更新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解讀新聞發布會。

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初,重慶市啟動了總投資達700億元的30個城市老舊功能片區改造試點示范項目建設,涵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老舊工業片區轉型升級、傳統商圈提檔升級等五大城市更新類型。《管理辦法》出臺后,又啟動了城市更新年度計劃管理、項目準入退出、項目審批機制等專項研究。
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黨組書記、主任喬明佳介紹,《管理辦法》適用于重慶主城都市區,其他區縣參照執行,共8章、42條。《管理辦法》主要內容分為建立城市更新工作機制、規范城市更新工作流程、制定城市更新保障措施三大板塊。
喬明佳表示,城市更新不是搞大拆大建,而是將建設重點轉向存量提質改造,通過要素優化配置,從源頭上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積極探索“受惠于百姓、放權于區縣、讓利于市場”的城市更新模式。

會上,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副主任楊治洪說,重慶一貫注重對老舊工業歷史文化價值的傳承和活化利用價值的挖掘。以尊重歷史的態度加強保護修繕,以導入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思路為低效工業遺存注入新活力。
楊治洪介紹,位于渝中區的鵝嶺二廠文創公園,它的前身是民國時期的中央銀行印鈔廠,在渝中區政府的引導支持下,如今已經成為具有全國知名度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位于大渡口的重慶工業博物館,就是依托重鋼廠工業遺存建設而成的,現已成為重慶極具文化影響力的博覽場館。
“像這樣的老舊工業更新項目重慶還有很多,比如江北區的望江廠片區和洋炮局工業遺址、南岸區的重船廠片區等,這些項目都正在或即將實施更新,不久將來,它們將蛻變成為產業創新、時尚消費、文化展演的城市活力空間。”楊治洪表示,下一步,重慶將堅持秉承盤活存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更新理念,積極推進存量工業遺存創新發展,大力支持各類老舊工業廠房更新改造成為城市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