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15日啟動抗旱供水應急響應以來,縣水務集團積極應對抗旱工作,加強管道“聽漏檢修”,有效減少水量漏損,盡最大努力確保全縣供水。

近日,聽漏隊分組對白巖山產業C區、濱海工業園、西周、石浦等四個重點漏損區域開展漏點大排查。晚上9時許,聽漏工頭戴照明燈,身穿夜光服,手拿聽漏棒,沿著管道辨別地下水網異響,為供水管網“把脈問診”。

為做到精準聽聲辨位,聽漏必須避開白天日常噪聲和來往車輛行人干擾,因此聽漏工作往往安排在晚上9點到凌晨2點。“通過聽漏棒,傾聽自來水流過管道的音色、音量辨別漏點大小和距離。”有多年聽漏經驗的朱海軍介紹,若定位不準不僅會影響道路暢通,而且路面開挖費用高,造成損失較大,所以在聽漏過程中必須全神貫注、不容有失。

聽漏“收工”后,聽漏工通過網格化分區計量管理,第一時間梳理匯總數據,并輸入智慧水務平臺比對,若發現區塊供水水量數據異常情況,便立即開展搶修。10至11月,共巡檢2500多公里,檢漏243處,搶修1137處。

近日,聽漏隊分組對白巖山產業C區、濱海工業園、西周、石浦等四個重點漏損區域開展漏點大排查。晚上9時許,聽漏工頭戴照明燈,身穿夜光服,手拿聽漏棒,沿著管道辨別地下水網異響,為供水管網“把脈問診”。

為做到精準聽聲辨位,聽漏必須避開白天日常噪聲和來往車輛行人干擾,因此聽漏工作往往安排在晚上9點到凌晨2點。“通過聽漏棒,傾聽自來水流過管道的音色、音量辨別漏點大小和距離。”有多年聽漏經驗的朱海軍介紹,若定位不準不僅會影響道路暢通,而且路面開挖費用高,造成損失較大,所以在聽漏過程中必須全神貫注、不容有失。

聽漏“收工”后,聽漏工通過網格化分區計量管理,第一時間梳理匯總數據,并輸入智慧水務平臺比對,若發現區塊供水水量數據異常情況,便立即開展搶修。10至11月,共巡檢2500多公里,檢漏243處,搶修1137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