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盆水洗了衣服洗了腳還喂牲畜。”隆桑鎮果甫村貧困戶班福快說。“過去是真正的‘望天吃水’,現在自來水直接通到灶臺,再也不擔心用水啦!”
“寧給一口飯,不舍一口水”是隆桑鎮果甫村缺水少水的真實寫照。隆桑鎮果甫村是廣西100個極度貧困戶村之一,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勢高,自然環境惡劣,水資源匱乏,解決飲水問題一直是果甫村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兩不愁三保障”中的重要難題。
經過深入調研,實地查看農戶水柜數量和容量情況,該村核查出飲水困難農戶100戶。為了讓果甫村人民喝得上干凈水、過得上好生活,隆桑鎮積極爭取資金實施水利工程建設,2019年和2020年共投入1100多萬元,為飲水困難戶和飲水安全不達標戶申請建設100個地頭水柜和加裝175個飲水凈化器。目前已完成項目建設,從根本上解決果甫村飲水難問題,為全村脫貧8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摘帽奠定基礎。
德保縣轄7鎮5鄉186個行政村(社區),總人口36.8萬人,其中農村人口33.11萬人。2015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18858戶,貧困人口70297人,是名副其實的國家貧困縣。全縣農村地域遼闊,地形復雜,受自然條件影響,大部分缺水村屯屬大石山區,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降雨難以形成地表水。且水資源分布不均,季節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明顯,導致飲水安全問題突出,嚴重威脅著全縣群眾生活,制約著經濟的發展。截至2015年底,該縣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僅為66.6%。
德保縣馬隘鎮隆華村下轄15個自然屯,含小學在內現有人口1798人,該村原飲用水源主要為季節性山泉水及集雨水,受到季節影響,枯水期缺水嚴重,加上原有蓄水池容量不足、供水設備配套不完善,群眾的用水需求無法保障,嚴重地影響了當地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水不夠喝,飲水安全不保障,何談脫貧致富?
為了隆華村如期實現整村脫貧,2019年,該縣實施了隆華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項目,項目總投資538.39萬元,重新選取了水量充足、水質干凈的水源,新建了調壓池2座、高位大水池1座、大清水池1座,并配有泵房、消毒間、管理房等設施,隆華村整村近2000名群眾及學校師生全部實現飲水安全保障。
為了表達對黨和政府的感恩之情,當地群眾自發制作一副“飲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產黨”的對聯掛在隆華村水廠的大門上。字語雖短但樸實無華、意義深遠。
“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為了圓農村幾代人的安全飲水夢,德保縣立足發展全局來定位水利、謀劃水利,將飲水安全列入全縣脫貧攻堅“四大戰役”中,為實現飲水安全達標,在全面掌握全縣農村飲水現狀的基礎上,注重因地制宜、對癥施策,科學規劃、精心設計,采取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相結合、新建和改擴建相結合的方式,因地制宜采取應急補充水源、增設凈水和消毒設施、擴大供水調蓄能力、改造老舊供水管網、更換機電設備等工程措施。另外,在抓緊工程項目實施進度的同時,該縣努力抓好水質監測工作,每處項目點均進行水源采樣檢測及安裝配備凈化消毒設施,實現飲水水質監測全覆蓋,確保水質達標。
據統計,2016年至2020年,德保縣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1052處,總投資4.43億元,項目受益總人口20.15萬人,其中貧困人口6.23萬人。至2019年底,實現全縣農戶84369戶、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26645戶“有安全飲水”指標全部達標,達標率均為100%,自來水普及率提升到83.86%。
此外,該縣還組建縣、鄉(鎮)送水隊伍,配置送水車輛74輛、送水設備92套,在出現缺水時則及時應急送水,以解決部分村屯因極端天氣造成的季節性缺水及特殊原因造成的臨時斷水等問題,保障群眾飲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