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高度重視,周密部署。水利部將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作為水利扶貧的頭號工程,強化頂層設計,先后出臺20多個水利扶貧政策性文件,召開20多次全國性水利扶貧工作部署推進會,選派200多名水利干部和專家到一線掛職。部內各司局和直屬單位通力協作,密切配合,舉全部之力決戰決勝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
二是摸清底數,精準施策。水利部聯合國務院扶貧辦、衛生健康委制定了《農村飲水安全評價準則》,作為飲水安全評價和驗收銷號的依據。組織各地精準摸清了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底數,建立到縣到村到戶臺賬。編制加快解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的工作方案,我們還指導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任務重的省份,針對特殊困難,制定專項方案,措施務實管用。在“十三五”中央專項補助資金的基礎上,我們又會同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新增76億元工程建設資金和39.6億元維修養護資金,加大對貧困地區精準支持力度。建立7個流域管理機構對832個貧困縣分片包干聯系制度。針對新疆、西藏專業人才缺乏的實際情況,組織科研院所進行技術幫扶。
三是強力推動,狠抓落實。水利部對飲水安全工作情況進行按月調度,動態管理,滾動銷號。對“三區三州”等任務重的深度貧困地區加強幫扶力量,加大推動力度。今年以來,水利部克服疫情影響,統籌疫情防控和開工復工,對截至2019年底尚未全面解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的新疆伽師縣和四川省涼山州7個縣,開展掛牌督戰,組織1000多人次長駐現場,與當地聯合會戰,如期啃下了最后的“硬骨頭”。
四是強化監管,完善機制。我們以水費收繳為“牛鼻子”,推動建立農村供水工程長效機制,制定《農村供水工程監督檢查管理辦法》,規范強監管的措施和行為。組織對300多個縣5000多個村1.6萬多戶進行大規模暗訪,查找問題、建立清單并逐一推動整改。建立水利部12314監督舉報平臺,所有省、市、縣全面開通了農村飲水監督舉報電話,暢通群眾舉報通道。強化監測,進行拉網式排查和回頭看,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田學斌介紹,按照現行標準,目前全國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得到全面解決。八成以上的農村人口用上了自來水,水質明顯得到改善,告別了為吃水發愁、缺水找水的歷史。但他強調,由于我國農村人口居住分散、地理條件差異較大、水資源稟賦也不均等,這些決定了我國農村供水整體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因此,絲毫不敢松勁懈怠。下一步,水利部將緊盯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以至纖至細、踏踏實實的作風,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從根本做起,下足“繡花”功夫,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確保農村居民長期穩定喝上安全水、放心水,使脫貧攻堅成果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