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永良 通訊員 馬德華
為解決中心城區缺水問題,近幾年,駐馬店市中業自來水有限公司通過對中心城區供水管網的管道更換、管道內襯、重新鋪設、管網連通等辦法對市區多條管道進行升級改造,中心城區供水管網壓力相對均衡,供水情況已有明顯改善。
2018年以來,該公司相繼完成了金雀路(盤古山路-驛城大道)、樂山大道(練江大道-中華大道)、天順路(白橋路-駿馬路)、富強路(中華大道-風光路)、學院路(金雀路-雪松大道)等10多條中心城區供水管網改造、應急管網鋪設及管網連通等共16.69公里,不僅解決了相關路沿線的低水壓區問題,還配合火車站片區、駿馬路、六支渠等棚戶區拆遷改造了原來的老舊管道,有效改善了沿線區域的供水質量。
施工人員將熔接后的供水管撬至施工區。
近幾個月以來,細心的市民發現,我市中心城區部分道路沿線的供水管網改造工程火熱進行,將大大減少以往低水壓區域居民的用水煩惱。“我們通過對中心城區管網分布、低壓區范圍進行分析,經請示政府同意,做出了為中心城區增加供水量的老城區管網改造緊急計劃。”駐馬店市中業自來水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2016年以來,駐馬店市中業自來水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了第二水廠擴建工程,目前已投入使用。同時,市委市政府規劃建設的薄山水庫第二水源地工程(第三水廠)也將建成投用,屆時我市將擁有板橋和薄山水庫2個水源,70萬噸/日的原水供應能力,42萬噸/日生產制水能力,形成“一張網、雙水源、互備用”的城市供水格局。
然而,市中心城區的供水問題仍然存在:一是中心城區管網老化,跑冒滴漏;二是中心城區的水壓偏低。近些年來,隨著我市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尤其是近十多年的快速開發建設,市區人口已接近百萬,中心城區高層住宅急劇增加,用水量也快速增加。有些枝狀管網、管徑較小、用戶較多的地區形成了低水壓區。另外,不規范的二次供水也會對區域的供水壓力造成影響。
據介紹,該公司本著“水為民生,善達社會”的宗旨,充分發揮央企擔當精神,大力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在2018年以來該公司相繼完成10多條中心城區供水管網改造、應急管網鋪設及管網連通的基礎上,于近期啟動了中心城區老舊供水管網改造計劃,主要工程有:打通市洪河大道(驛城大道-樂山大道段),并與樂山大道與文明大道連通,以增加北區供水量;打通文化路(文明大道-駿馬路)供水管道,以臨時增加中心城區雪松大道段的供水量;打通練江大道西段(樂山大道-天中山大道段)與樂山大道、文明大道連通,以增加城市南區的供水量。目前這三處管網改造工程均已作為緊急民生工程開始施工。
同時,市區民樂路管網改造也正快速推進。為更好地保證中心城區供水,該公司正上報雪松大道供水管網改造計劃,計劃將中心城區雪松大道段的供水管道重新改造,將雪松大道(驛城大道-天中山大道)升級為DN800供水主管道,雪松大道(天中山大道-樂山大道)升級為DN600主管道,為中心城區東西方向打通一條大的動脈,這樣能極大緩解中心城區水壓偏低的問題。中心城區如團結路(正陽路-文明大道)、正陽路(雪松大道-正樂路)、文化路(驛城大道-塘坊路)、練江大道(豐華路-南海路)等水網改造也已經完成規劃設計,準備開工。
天中晚報原創文圖(視頻)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經授權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